,放出来的不过寥寥十数人罢了。
其余的官员,竟然全部死在诏狱当中。
这不亚于大夏开国之时掀起来的几桩大案。
那时候太祖皇帝靠着自己的威信,还能镇压得住。
可这次,他赵宁妄能够镇得住?
张白圭想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朝堂百官的奏疏,只怕会像雪花一样飞到皇帝的案牍上。
到时候自家恩师应该会率领百官弹劾……不,张白圭看着徐少湖脸上的恐惧,他明白了。
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不敢上书参奏,那其他人的奏疏写得再多也没用。
更何况还有太子党在背后支持赵宁妄。
虽然赵宁妄得罪了一部分人,但是他比太祖皇帝聪明的是,他同时也拉拢了另外一批新贵!
“徐阁老,赵宁妄他这是在杀给咱们看的!”
官员们激动不已。
“咱们一定要上书参奏他,如此暴虐,岂可为官,岂可令其与太子为伍!?”
“阁老,咱们今天就上书,为秦尚书还有其他大人们讨一个公道!”
他们知道,严介溪是反贼,犯了谋逆大罪,罪该当诛。
可其他的大臣们,哪怕是跟严介溪走得近,助纣为虐,可也罪不至死。
他们之所以害怕,就是因为兔死狐悲,他们似乎看见了自己未来的下场。
一直沉默不说话的徐少湖,忽然开口了。
“死了这么多大臣,陛下应该也很痛心,而且也会异常忙碌,再者春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就不要去麻烦陛下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徐少湖是什么意思,却听见徐少湖接着说道。
“朝廷这下子出了这么多的空缺,陛下现在最想要的,便是补缺,让朝廷尽快回归正轨,此前翰林院那几个读书人,虽然资历尚浅,可如今特殊之时,也可入朝为官!”
其他人还在思索徐少湖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张白圭就已经明白了。
自家恩师所说的那几个翰林院读书人,其实就是李承芳他们几个经常在各个场合,为赵宁妄和太子造势的读书人。
他们几个乃是刚入不久的翰林,人微言轻,所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