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铿锵,句句掷地。
讲士手中展开一卷青竹纸本,随即高声念诵:“《庚甲令》第四十九条,民不得设私兵,不得持异能魔兽绕监管,不得收地建营,违者视同叛逆,朝廷有权征伐而不审。”
台下一众老农点头,年轻修士低声议论,小商贩频频回望,眼神中多出几分迟疑。
而那些墙头,巷口,街市对面高楼,一道道朱红漆字悄然出现在墙壁、横梁、甚至饭馆碗筷铺的纸垫上:“法令之外,无英雄。商有百术,不得问政。故,东家虽盛,终归要臣。”
这一切,仿佛在一夜之间渗入了镇民的骨血里。
在镇东长街的“张氏酒肆”中,三两商贩坐在窗前小桌上,边喝边聊。
“听说了吗?那东家三号火傀儡仓库被镇主府封了,据说是因为没有登记。”一人低声说着,眼神却满是打探。
“真的假的?那里面可是装着他们最新从火源母巢弄出来的‘赤焰魔偶’啊!”另一人倒吸冷气。
“谁让他们不登记呢,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旁边一位老者喝了口浊酒,冷冷插话,“咱百姓还得靠镇主府吃饭,东家那份恩惠,总不能当饭吃一辈子。”
“可这不还是他们东家护咱呢?你忘了去年黑龙寨的事?”年轻人不忿。
老者却冷笑:“护一时算什么?若真有心,又何必不进制度呢?朝廷要管,就让朝廷管!乱世出英雄,盛世讲规矩。”
言罢,他抬头望向远处镇主府高悬的金钩朱旗,冷风拂面,眉眼肃然。
街坊邻里、过往行人,走到东家门前时,脚步不自觉放缓。
昔日那庄严的高门大宅,如今虽仍整肃威严,却比以往沉寂许多。门口悬挂的“火魂警戒结界”符文被贴上了镇主府发的“临时检查封条”,三名监察院辅吏站在门前,脸上无悲无喜。
几个孩童路过,低声议论:
“哥哥,那就是东家吗?听说他们快不行了。”
“我爹说,他们以前厉害,是咱镇子守护神,可现在……已经要被‘讲士大人’收编了。”
“讲士大人说:‘英雄若不尊制,终是野狐乱民’,我记下来了!”年纪最小的孩子骄傲地挺起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