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叔闲站在人群之中,目光仰望着那源山之巅,只觉心神都被那磅礴的天地景象震慑。他修行多年,却从未见过如此宏大的宗门气象。
他默默握紧了拳头。
此时,一位执事身着天青道袍,手持玉简,在广场之中高声宣道:
“新入门弟子,凡通过‘浩然入山试’者,按文位与品阶,分为三等,依次进入‘巨神山、道缘峰、苍素台’。文位为‘书生’且文心初醒者,可入巨神山,授基础浩然真章,择日进入‘文战场’。”
此言一出,四周新弟子一片哗然,不少人振奋神情,而部分文位未达书生者则面露遗憾。
东叔闲低头看了眼自己胸前微不可察的金芒印记,心知自己正是那“文位为书生”的一等弟子。
很快,一道青光从广场中央升起,犹如一条通天玉阶,直通远处巍峨的一座巨山。那巨山高达九万九千九百丈,山顶云雾遮蔽,宛如通往诸天神庭。
一位老者踏步而下,身着玄白袍服,袖口绣着儒家三笔之印,头发如银,气息宁和。正是苍玄宗巨神山的掌院长老之一——简庐子。
他目光如电,淡淡扫视全场,声音犹如洪钟大吕:“列位少年,既入浩然宗门,便是背负人族百年血火传承,文道之路,非虚华之饰,乃强敌环伺之下的真正战器!”
“愿者进,不愿者退。”
人群微震,不少人心神颤动。
而东叔闲,在那沉重的宣言之后,却只觉胸中之火燃烧得更盛。他想起墨老那燃烧自身、迎战四方镇守使的决绝背影,想起战傀宗昔年覆灭的场景。
他知道,他不能退。
随着光桥稳固,他率先一步踏出,踏上那通往巨神山的青玉阶。
每一步,天地元气便在脚下化作金莲浮现,如文道试炼般灼烧心神。可东叔闲步伐稳健,眼神炯炯,毫不退却。
“此子心意坚定,文心之火不灭。”简庐子看着他,轻声道了一句,嘴角微不可察地露出一点点欣慰。
自东叔闲踏过那一百零八阶青玉天梯后,已有三十余名新晋弟子被淘汰出局,他们或文心不坚,或神魂未稳,未能承受天梯所赋之压。
但东叔闲不退反进,气息更加凝练,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