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浑,得罪了赵王!”
闻言,挥锄如飞的李泰还没说话,英子就抢先开口呵斥父亲,“你哪根葱?赵王跟铁圣的事也轮的到你说,还来教李泰?回大奇关种田吧……”
“哎……哎,泰儿,你看你看,这媳妇你可别惯着……该打就打……”
雪坡上,英子的怒斥,许有田的愤慨,引的大奇关民众讥笑不已。
可挥舞锄头,笑意淡然的李泰,某一刻,却眼眸里闪过异色。
赵国死伤民众的后事,虽然看起来数量庞大。
但却是野狐关前,诸多战后事宜中,主公周云最好处理的事件了。
当下,最棘手的就是替各部队,确定军功,
每个主力营,尤其是建安军的主力营,他们都觉得自己功劳大,
郡兵也是谁也不服谁,野狐关、赵国散骑、云都山兵,每个地方郡兵都觉得他们打了突厥主力。
这些事件,不但涉及军中脸面,还涉及到各部队的抚恤、封赏、官位,
一个处理不好,直接影响赵军后续战斗力。
为此,主公周云已经跟军师刘庶、贺诗楚,商议过很多次了。
可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哪有完美的方案?
赵国想要乘胜追击,这件事必须处理好,
否则主力营还行,其他各地郡兵很可能出问题。
--------------------------
北疆黑夜,寒风呼啸。
野狐关前,兵营如海,星火点点。
辅兵营、后营三班倒,全在忙碌。赵军甲胄、兵器的修复,各种战马更换,都是大任务。
医官也是脚不点地,四处奔走,受伤的赵人太多了。
战争永远是短暂的,但后续的工作却是复杂而庞大。
为了将野狐关这些大事处理明白,赵王周云将营地立在木质将台上。
从八日晚上开始,到此刻已经是十日夜了。
周云始终系统全开,一天劳作八个时辰,几乎没怎么休息。
这一刻,周云似乎理解了历史上一个人,
一个为国家,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十几年,最后成全了败家子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