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城往救,首战必须告捷!另外,我尝闻李靖之名,此人有用兵之长,今既转攻其部,谁若能将其擒获,必予重赏。”
话却说了,这李靖被李渊得前,仕隋的官职不高,只是马邑郡丞,则李善道於此时说“尝闻其名”,难道说,不会引起屈突通等的奇怪么?还真是没有。原因也很简单。
李靖任的马邑郡丞此职尽管不高,但其出身陇西李氏的丹扬房,是为名族之后,他的舅舅韩擒虎且是隋之名将。此是原因之一。他年轻时,韩擒虎每次与他谈论兵法,无不拍手称绝,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他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后历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都是比较低微的官职,然其才干却闻名公卿,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杨素尝拊其床,对他说“卿终当坐此”。此是原因之二。
故李善道自言“尝闻李靖之名”,至少就屈突通而言之,并没有因为李靖仕隋的官职不显,后降从了李渊后,现在李渊军中的官职也不高而觉得奇怪。——屈突通也知李密之名。
此外至於刘黑闼、王君廓等,他们对隋之官吏等等,本就所知不多,自也无所觉奇。
诸将齐声应诺。
便李善道在诸将簇拥下,拨马回营,军令传下。第二天上午,果是诸部拔营,南还而去。
城上李仲文、张平高闻报,急登楼远望,见数万汉军步骑依次离营,向南返行,旗帜遍布原野,鼓角动於云霄,步骑卷起的尘土弥漫天地,相顾惊讶。
张平高猜测说道:“莫不是临汾告急,故李善道不得不南援临汾?”李仲文想不到别的可能,说道:“或许只能是此故了!”登时为宇文歆等部担忧,“你我宜速遣斥候奔往临汾,尽量先将此讯,使宇文将军等知,好使他们做好预备;并及传檄秦公,请秦公下达指示。”张平高以为然。两将就一边遣吏出城,急报宇文歆等,一边遣吏北上,飞禀李世民。
檄报到晋阳,是在次日下午。
李世民看罢,正待回复,帐外一吏匆匆进来,面带欢喜,进禀说道:“殿下,得回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