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语惊醒,刘武周拍了拍额头,说道:“子英说的是!还真有这个可能!”
参会诸臣的意见一致,刘武周再问了问郁射设,郁射设也不反对,於是他就当即下令。
命令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除留下部分兵马守介休北的平遥等地外,其余主力火速回援晋阳,务必三日内抵达,以应对唐军也许很快就发起的大规模进攻。
苑君璋补充了一个建议,说道:“陛下,宋金刚部现驻在平城一带,距晋阳二百多里而已。陛下与汉王今系结盟共取河东,且宋金刚与大王相熟,何不召他率部前来助战?宋金刚骁悍知兵,其部精锐敢战,若能及时赶到,可大大增强我军实力。唐军纵仍有后援,不足为虑了!”
宋金刚部驻在平城一带,已有多时。他谨从李善道的军令,自驻在这一带之后,一则不与刘武周部争地盘,二则,时刻关注刘武周部的动静,如此罢了。刘武周因与他有旧谊,故而也没有派兵驱逐他,任其驻扎了事。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倒是用上宋金刚了。
便给尉迟敬德等的军令,以及给宋金刚的求援书夤夜送出。
下军令的军吏沿着汾水南下,送求援书的军吏出城向东。
……
夜色如墨,快马加鞭。
送求援书的军吏疾驰一夜,第二天下午,到了平城城外的宋金刚营地。
宋金刚在晋阳城内外,安排的有大量细作、斥候。
唐军突然杀到晋阳的消息,他昨晚已知。
昨天晚上,获知此讯的当时,他就立刻给李善道去了上书,请求李善道的指示。李善道的指示肯定不会这么快就送到,而在此际,刘武周的求援书却已抵达。
宋金刚阅毕求援书,抚须沉吟,权衡利弊。
虽与刘武周有旧谊,但他身属汉军阵营,汉军的利益,他自是得首先顾及。
思忖片刻,考虑到李善道与刘武周定了有盟友的关系,则刘武周求助,不好置之不理,他遂作出决定,决定先派一支精锐前锋驰援晋阳,以示盟好;至於本军主力,却以“需时集合”等等为由,暂且不动,等到李善道的令旨下达到后,再按照李善道的命令进一步行动。
且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