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去了一封书信外,其余世绩与善道并无书信往还。家父亦不曾有书信与世绩。善道在河北的施政,臣实不知。”
李密点了点头,说道:“李善道在河北,以于志宁为抚慰使,於今正在对河间、平原、渤海、信都等窦建德故地,以及武安、襄国、赵、博陵、上谷等新得之郡大举推行均田,减免赋税,调黎阳仓粮赈济贫寒;又整编窦建德余部和魏刀儿、宋金刚部,选其精锐留用,汰其老弱还乡,还乡之老弱亦各分田亩;又置劝农使数十,分赴郡县,给百姓分粮种、农具,奖励垦荒。
“除此以外,大郎,你可知么?不但军政诸措齐举,他居然还在贵乡、乐寿、安德、平棘诸县设学,聘请了刘焯、刘炫等的门生讲学!又在贵乡设‘招贤馆’、立‘拜将台’,招揽河北的文武才俊,无论隋之旧官,抑乡野之民,只要能通一经,或能射有勇,悉加录用。
“又对包括武阳、魏、清河等冀南诸郡在内的河北各郡之七十以上老者,悉赏牛酒,免其家三年赋税,任散官,以示敬老;又允崔、张、李、房、卢、高、齐、刘等河北高门荐子弟入仕,以笼络士心。又在诸郡设铁马市,民间士民可用铠甲、兵器、铁器、马匹换粮帛、官爵。
“犹记得大海寺北、石子河畔两战,李善道奋勇当前,其帐下将士凛从其令,他的治军之能,我久已知矣!大郎,却不意你这位老乡,治政理民,亦有如此手腕。大郎,你与李善道是同乡旧识,你当更知其能,观他近时在河北的这些举措,你还觉得他是癣疥之疾,不足为患么?”
——刘焯、刘炫,都是河北的大儒,号称“二刘”。刘焯是信都昌亭人,刘炫是河间景城人,时人评誉,当今海内称得上儒学大师的只他两人。“惟信都刘士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今古,后生钻仰。所制诸经义疏,搢绅咸宗之。”他两人都已经在几年前先后辞世,但他两人的门生遍布河北,在儒林影响很大,如后世知名的孔颖达就是刘焯的弟子。
言及刘炫,不妨多说一句。此人当真是聪明绝顶的一个奇人,“眸子精明,视日不眩,强记默识,莫与为俦。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无有遗失”。刘焯也是才高八斗,博学多识,儒学之外,精通算术、历法,所著《皇极历》,堪称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