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会不会太少了,平时一亩上等田能卖到十五到二十两呢!”有个大婶觉得彭渊给价太低。
“你地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啊?能卖十二两还是人家想买,再等下去,估计十两都没人要。”有个老汉盘算了下,地里粮食若是能收上来,少说一亩地也有个三百斤,糙米十文一斤,他还能挣三两。以后粮食可能还会涨,他先留点银子买粮食再说。
“我卖两亩上等田。”老汉走到村长身边,“中等田不要吗?我还有些中等田。”
村长不搭话,让老汉问彭渊。
彭渊知道村长这是把话语权给了自己,于是说道。“只要是田地,在下都收的,只是这银钱方面就要少些许了,中等田,八两银子一亩。下等田,五两银子一亩。”
有人带头卖了地,后面跟风的人就多了。人群里议论纷纷,有年长的死活不让卖地,也有年岁小的坚持卖,一时间,空地上嘈嘈嚷嚷的,一片混乱。
韩二跑了一圈,气喘吁吁的回来了,看到人群里的彭渊,连忙走过去生怕有人挤到他。
“二小子,你家地卖了没有?”有人见他跟彭渊搭话,连忙问他。
“什么?”韩二还没反应过来,后来仔细一听是卖地的事。
“这事我听我爹的,他说卖就卖。”反正他不反对就是了。
那人见从韩二嘴里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就去问韩老爹。“老五,你家卖不卖地?”
韩老爹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儿子和彭渊,一咬牙,“卖!”上次他就说过,地里要大旱,能不能收到粮食还要另说呢。更何况,彭渊一看就是个有本事的,等有机会,让二儿子跟着彭渊做事,也好过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强。
彭渊听到韩老爹的话,嘴角扯起一抹笑,果然聪明人不说都知道利害关系。
村长在一旁登记着要卖地的人家,粗略算了算也就三十来亩地。这离彭渊要的一百亩地还远着呢,于是开口道。“你们要是舍不得,就先把下等田卖了。等来年收成好了,再买就是了。”
“村长,你说的容易,要是来年天不好怎么办?”一道尖酸的声音传了过来。
村长一看是韩木的老娘,气不打一处来,他当村长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出现卖儿卖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