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不错,时代在变,‘夏’朝不能固步自封。姒发公子理念与我们相符,是引领‘夏’朝未来之人。”一位新兴贵族点头赞同。
两派为各自支持的人选,明争暗斗不止。朝堂上,争吵取代了国事讨论。支持姒皋的大臣弹劾姒发一派浮躁冒进;支持姒发的大臣指责姒皋一派因循守旧。
“陛下,姒发近日与江湖人士往来密切,行为张狂,恐有不臣之心,望陛下明察!”支持姒皋的大臣上奏,尽管孔甲常昏迷,仍盼他清醒时能听到。
“陛下,这是污蔑!姒发公子心系国家,广交贤才,只为效力‘夏’朝。倒是姒皋,表面沉稳,实则优柔寡断,执掌大权恐误‘夏’朝大事!”支持姒发的大臣立刻反驳。
理念交锋,局势趋紧
除互相弹劾,两派还在朝堂就政策议题激烈辩论,展现支持之人的能力理念,争取更多支持。
一日,朝堂讨论北方战后发展政策。支持姒皋的大臣先发言:“北方历经战乱,民生凋敝,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应安抚百姓、恢复农业,减轻赋税,让百姓重建家园,此乃尧舜禹以民为本之道。昔尧帝时,天下初定,尧帝轻徭薄赋,使百姓得以安心农耕,方有太平之象。我们应效仿先贤,以民为贵。” 这位大臣心中笃定,认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尧舜禹的例子定能让众人信服。
支持姒发的大臣反驳:“此言差矣!北方虽遭战乱,亦是发展契机。应加大投入,鼓励商业,修建道路,加强贸易,如此可增加财政收入。三皇五帝时,便注重互通有无,促进部落间贸易,推动文明进步。我们应顺应时代,开拓进取。” 他心想,时代不同,不能一味守旧,商业发展才是北方繁荣的关键。
支持姒皋的大臣冷笑:“哼,说得轻巧!商业发展谈何容易?北方百姓温饱未解决,哪有精力从商?且修路耗费巨大,国库因战争空虚,如何承担?禹帝治水,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未贸然行事,我们应稳扎稳打。” 他觉得自己以禹帝治水为例,能说明当前应稳步恢复,而非激进发展商业。
支持姒发的大臣争锋相对:“正因国库空虚,才需开拓财源。商业兴起,税收自增,国库自能充实。百姓方面,可提供优惠政策引导。黄帝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