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43章 鸡蛋的故事(5/6)
在鸡蛋的价格上面。

    就这刘邦

    乾隆看到刘邦的画面,也是瞬间反应过来,当然也是更加的暴怒了。

    与此同时,在许多时空的皇帝们,也都在大笑过后,冷静了下来,一个个的脸色都变得十分的难看。

    因为,他们的鸡蛋,似乎也很贵!

    “混账!”

    “反了!反了!”

    无数时空的皇宫内廷,许多的太监这一刻简直恨死了天幕了,前面他们还在感谢上天,能给他们正名,证明太监里面也是有好人的。

    但这一下,直接砸了他们的锅啊!

    【李芳的事迹就这些了,接下来是第三位。

    陈矩,生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于嘉靖二十六年进宫,在万历年间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

    陈矩的史料也比较少,不过史书记载,他的人生信条是:“祖宗法度,圣贤道理”。

    他既不贪财,也不乱权,也不搞内斗,只是尽力的匡正时弊。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妖书案”再次爆发,搞得万历皇帝暴怒,陈矩也是尽量的公正处理,不涉及无辜人员,保全了很多大臣,最终让这场事端平息了下去。

    1607年,陈矩在内直房去世,去世时端坐在椅子上。

    他死后,万历给他立了清忠祠,许多百姓都去吊唁,文武百官也几乎都到场了,就连内阁三辅臣也穿素衣前去祭奠。

    清朝大臣张廷玉说:“(明朝的宦官)虽断续之间出现了如怀恩,李芳,陈矩这样的贤者,然利一而害百也。”

    这就是在明史上被评价为贤宦的三人的大致情况了,从以上内容来看,三人也确实担得起这个贤字。

    不过,很显然,史书的评价,还是过于片面了一些。

    就像张廷玉说的,利一而害百,这用在那些官吏身上又何尝不是呢?

    从历史的大势来说,当王朝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吏治也是清明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官吏都还是好的。

    当王朝进入衰退期的时候,往往吏治也腐败掉了,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官吏都已经变质了。

    所以啊,用一个群体印象去看待一个人,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