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22章 科举的功劳(8/10)


    乡试(省级,取得录科的才能报考,考中的就叫做举人了,第一名就是解元。)

    会试(国家级,去京城考,举人才能报名,合格就叫贡生,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国家最高级,考中的就是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

    弘治十一年,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乡试考中了第一,夺得解元。

    这下子,唐伯虎又开始飘了起来,整天的在欢乐场流连,好多朋友都劝他悠着点,但他也不听。

    30岁,唐伯虎去京城参加会试,路上碰到着名旅行家徐霞客的高祖徐经。

    于是,他又开始倒霉了。

    这徐经也欣赏唐伯虎的才华,整天带着他吃喝玩乐,被唐伯虎引为知己。

    但唐伯虎又开始飘了,在京城和徐经那整天是招摇过市,到处参加聚会,拜访名流等等。

    在考试过后,唐伯虎也是到处说自己肯定中会元。

    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唐伯虎被举报了,然后言官华昶就把这件事捅到了皇帝面前,说程敏政涉嫌科考舞弊!

    于是弘治皇帝就派人去查,结果这一查,就搞出了一次奇葩的着名的“弘治春闱案”。

    为啥奇葩呢?

    因为整个案件就是个稀里糊涂的。

    皇帝派人去查考卷,结果发现程敏政选中的名单里,根本就没有徐经和唐伯虎,

    这下,华昶就进去了。

    于是很多官员就站出来挺华昶,说别人是言官,这件事外面传得风风雨雨的,举报也是职责所在,怎么能因为这件事就被处罚呢。

    工科都给事中林廷玉说,他当过主考官,感觉在这次考试里程敏政的六处行为就不合理,肯定有问题,要求严查程敏政。

    好几个官员也都站出来表示附议,同时礼部也只是给出一个不知道有没有作弊,无法判断的答案。

    最终这件事扯来扯去的,搞成了三堂会审。

    程敏政反正就是说,我要是作弊,我为什么不选他们?

    这个解释,让其他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但徐经却是几次翻供,刚开始说没作弊,后来说给程敏政送钱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