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22章 科举的功劳(6/10)
阅卷人辨认考生身份的难度,但依旧还是有方法的,就比如通过字迹来分辨考生身份,又或者假装没注意在考卷上留下一些提前约定好的墨点之类的。

    毕竟很多贵族世家的子弟在平时就经常有机会和高层官员交流,辨认字迹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后面又出现了所有考卷必须由一批人专门进行誊抄一遍之后,再交给阅卷人考核。

    又比如一些主考官提前给自己的门人弟子搞提醒,让他们在答卷之中找机会写下某一些特定的话语。

    这样阅卷人看到这句话之后,虽然不一定知道具体是哪个人,但肯定是自己的门人弟子,然后就给到更高的评价。

    当然,这样的方法,已经是明晃晃的科举舞弊了,所以历代朝廷也都在想着各种方法去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而作弊,暗箱操作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很难说完全杜绝。

    宋朝,明朝,清朝都出现过科场舞弊的情况,甚至就连现在的高考也一样。

    所以,即便是唐朝时期的科举经常被世家控制,但不能否认,唐朝在科举制度的完善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关于作弊衍生出来的故事,那就有很多了。

    最出名的当属那唐末农民军领袖,冲天大魔王,世家终结者黄巢了。

    黄巢参加过三次科举,都没考上,至于到底是他能力不足,还是有暗箱操作导致考不上,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现在一般人都认为是当时政治腐败,世家彻底的把持了科举,科举也从以前的有不小比例的寒门平民能上榜,变成了几乎只有世家子弟才能上榜。

    而黄巢就是被这个情况给气炸了,毕竟他从小被称为神童。

    据说,他在第三次的时候,放弃了文试,去选择了武举,竟然一路过关斩将夺魁,本来按照规矩应该就是武状元了。

    结果唐僖宗见他长得丑,就把他给刷掉了,于是黄巢愤怒的写下了一首诗,然后离开了长安。

    这事,我也不知道是野史还是正史。

    反正那首诗肯定是真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