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自幼聪慧,深得西魏权臣宇文家的重视,到了宇文家篡位建立北周之后,又受到了权臣杨坚的器重。
当杨坚为篡位做准备的时候,专门派人去询问高颎,高颎表示愿意支持,哪怕是灭族也不怕。
于是,杨坚越发的信任高颎。
公元580年,尉迟迥起兵反叛,杨坚让韦孝宽去平叛,各路大军都猥琐不敢前进。
杨坚只能又派崔仲方去监军,结果他也不敢去。
还有郑译、刘昉之类的将领,一个个的都是不敢上。
于是高颎主动请缨,杨坚很高兴,派高颎前去指挥。
到了前线之后,高颎命人架设浮桥,准备渡河作战。
尉迟惇在上游放火船企图烧掉浮桥,好在高颎早有准备,用土狗(土墩子)挡住了火焰。
而后,高颎率军渡河并且烧掉了浮桥。
没错,他也学韩信,玩背水一战,但是和其他大多数玩背水一战都输得很惨的人不同,高颎他赢了。】
“呵呵,就知道学朕的兵仙!”汉高祖刘邦冲韩信笑了一下。
韩信也尴尬的回了一笑。
【随后,大军来到了邺城,要和尉迟惇进行决战。
这一战,我感觉跟韩信的背水一战也有些类似。
韦孝宽率先出击,但是攻击受挫后,就准备后撤。
高颎找来其他将领商量了一下,准备先射那些观者,以此造成混乱,好趁势进攻。
说真的,我不是明白,观者是干嘛的?是看热闹的普通民众?还是在一旁列阵等待出击的士兵?又或者是观战的官员?
果然,那些观者被射了之后,顿时就纷纷躲避,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宇文忻趁机高呼叛军败了。
这一下,己方士气大振,叛军方更加混乱。
就这样,一场叛乱只用了68天就彻底平定。
当高颎回师之后,杨坚十分的开心,封其为柱国,县公,丞相府司马,并将御帐都赐给了高颎。
公元581年,杨坚废周建隋。
高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成为首相,又封渤海郡公。
但高颎懂得进退,主动辞官,并推荐苏威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