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战役,没有多少奇谋妙计,但项羽也是洞悉了战场局势,对敌我双方力量评估到位,才敢发动这样一场决死之战。
巨鹿之战,表现出的是项羽和楚军的勇猛无畏。
而韩信的背水一战,则更多的是表现在奇谋妙计方面。
首先,韩信和项羽一样,也在战前对敌我双方进行了有效的评估。
韩信了解陈馀的性格,清楚他的作战风格,所以才能保证陈馀肯定上当。
其次,背水一战之中,那背水列阵的士兵,和项羽的楚军不一样,不是真正的杀招,而是诱饵。
这一战的精髓在于那提前埋伏的两千偷家士兵,同时韩信还准备了后手,除了一万士兵之外,后面还有军队在严阵以待,随时防备那一万人挡不住赵军之时,就可以马上出来顶住赵军,稳住阵型。
那么,马谡在干嘛呢,诸葛亮派他去守街亭,挡住魏军的进攻,本来只要占领城池坚守,拖住魏军就行了。
但马谡偏偏要跑到附近的山上去扎营,想来个居高临下,打败魏军。
偏偏那山上又缺水。
张合一来,发现这个二傻子这么干,那是当即就把蜀军取水的通道给截断了,然后围而不攻,耗尽蜀军锐气,再一鼓作气冲上去,击败了蜀军。
至于北宋那什么背水一战,我不是很清楚具体情况,据说是一万宋军也玩背水一战,结果金兵派出五百精骑一顿猛冲,就给宋军赶下了河。
按这个情况来说,那决定这么干的宋军将领,肯定也是个傻叉。
记得韩信说过,双方都是乌合之众之类的话,按这个意思,就是说韩信已经说明了背水一战之所以能胜利的原因。
乌合之众被逼到绝路了,能为了求生而奋勇杀敌,所以战斗力提升了。
而对方也是乌合之众,那么在遇到顽强抵抗之后,士气受挫,攻击力度和攻击欲望自然减弱。
一增一减,所以汉军顶住和赵军。
而北宋末期的宋军,虽然是叫做正规军,但估计也就跟乌合之众差不多,而金军呢?那可是刚刚开国不久的精锐部队。
这样的敌我情况下,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在找死啊。
当然,后世还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