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91章 防止武将做大和避免重文轻武的方法(2/4)
 后者要把队伍的文化教育搞起来,说白了,就是让士兵们读书学习,让他们明白道理,知道自己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家而战。

    如此一来,即便是将领想要拥兵自重,发动不义之战,也很难得到底层将士的支持。

    而宋朝,我感觉,那些监军可以随便插手军事行动,虽然好像他们本来是没有这个权力的,但关键是宋朝太忌惮武将了。

    武将要是敢不听监军的话,等监军回去,随便嘀咕两句,那将领可就基本完犊子了。

    这样搞,搞个锤子啊。

    不要像宋朝那样,武将一被弹劾就直接撸掉,文官却是干多少蠢事烂事都轻拿轻放。

    对于文官武将都应该一视同仁,凡是要讲道理,讲证据,讲法律,谁犯法,就治谁。

    其次,朝廷要控制军队的财政,这一点好像古代基本也都是这么做的,就不多说了。

    再者,就是军事主官应该拥有临机决断的权力,这一点,古代的很多帝王都明白,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过必须事后进行汇报。

    然后,就是战区指挥官轮换制度,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五年,就调到另一个战区。

    这一点,我不是很清楚宋朝是怎么搞的,只知道宋朝貌似搞成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样能有个鬼的战斗力啊。

    最后,还有退休制度,这一点,其实文官武将都在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退休回家养老,当然朝廷还是要负责退休金的,不能退休了就什么待遇也没有了。

    大概就这些吧,你要真是赵匡胤,你就自己斟酌吧,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宋朝,赵匡胤看到回复之后,顿时便眼睛一亮。

    “你们看这天幕说的方法可否有用?”

    赵普拱手道:“臣觉得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需要仔细研究一下,再制定一个适合我大宋的政策出来。”

    与此同时,其他朝代的帝王的表现也是差不多。

    虽然,这里面说的一些内容,各朝其实都有相似的规定,但是却也不完全相同。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沉思了一阵,道:“辅机,你说这个政委,到底该怎么弄?朕感觉好像里面有很大的门道。”

    长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