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文件,仿佛在触摸着案件的脉搏。高育良在官场浸淫多年,老谋深算,仅凭这些碎片化的证据,对方完全可以轻易狡辩、脱罪。“必须找到更直接的证据。”  赵承平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赵承平盯着新整理的证据材料,眉头拧成一个死结。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潮湿的空气裹挟着寒意顺着窗缝渗进来,在他后颈凝结成细密的水珠。他起身走向茶水间,陶瓷杯与桌面碰撞出清脆声响,深褐色的茶水蒸腾起袅袅白雾,氤氲在镜片上,将墙上那张密密麻麻的高育良关系网图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墨色。

    那张用红笔标注的关系图上,高育良的名字被重重画了个圈,宛如蛛网中心盘踞的毒蛛,而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达康的名字,正通过几条粗重的红线与之相连,处在整张网的关键节点上。赵承平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滚烫的茶水划过喉咙,却无法驱散他心底的寒意。作为与腐败分子周旋多年的老猎手,他太清楚这种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往往暗藏着汹涌的暗流。

    突然,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新闻推送,冷白色的光瞬间照亮他紧绷的侧脸。画面里,李达康身着笔挺的深蓝色西装,站在市政广场的镜头前侃侃而谈。镜头特写扫过他少见的温和笑容,往日冷峻如刀的眉眼此刻堆满笑意:“高书记主政以来,我市在民生工程和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赵承平的手指猛地僵在半空,陶瓷杯中的茶水晃出细小涟漪,在桌面上晕开深色痕迹。

    “不对劲。”  赵承平摘下眼镜,粗糙的衣角反复擦拭镜片,仿佛这样就能擦掉眼前令人费解的画面。记忆中的李达康永远是会议上沉默记录的身影,公文包边角磨得发白,连皮鞋都刻意保持着低调的哑光质感。这个在官场浸淫二十年、深谙  “多做事少说话”  生存法则的老狐狸,怎么会突然在媒体前频繁抛头露面?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急促而凌乱的声响。过去七天的新闻报道在脑海中快速闪回:李达康接受三家电视台专访,在市政会议上五次主动提及高育良的  “改革成果”,甚至出席了原本与他分管领域毫不相关的民生项目剪彩仪式。这些反常举动就像平静湖面突然炸开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出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