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439章 辽东擎天一柱(2/3)
死不屈、血战到底的仅存明军,杀人如麻的后金将士也失去了做最后肉搏的勇气,他们以乱箭齐发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无比惨烈的战斗,戚金、童仲揆、张名世等人全部殉国。

    在朱翊钧的记忆中,好像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之后,戚家军就真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自嘉靖四十年戚继光请练义乌兵始,至天启元年,这六十年间,历经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五朝,戚家军及其余脉的足迹南至广东、西至宁夏、北至辽东、东至朝鲜,征战遍历四方,行程不下万里……

    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九边重军,三大营,以及各地主要的驻扎军队,军饷从未亏欠过,只要朝廷保持着财政健康,只要张居正的新政能够持续推行下去……朱翊钧相信,日后像蓟州兵变这样的损害社稷的事情,会减少许多。

    朱翊钧也明白大明朝最大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后金,而是自己……在历史上到了崇祯朝后,各地的农民起义才是大明朝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后金是摘了李自成的桃子。

    而李成梁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李成梁在辽东戍边,战功赫赫,屡屡挫败来犯的外敌,打得那些个草原部落、女真部族闻风丧胆。

    他的捷报一次次传入京城,朝堂之上大臣们每每念起李成梁的战绩,皆是赞不绝口,称之为大明边疆的一根擎天柱,有他在辽东,那辽东之地便可保得安稳,边境百姓也能免受战乱之苦。

    可是时间久了,李成梁在朝中的名声也开始出现两极化了。

    有一部分大臣们看来,李成梁确实胜仗不断,可那辽东之地的局势,却好似并未因这些胜利而彻底安稳下来。

    敌军今日退去,明日又卷土重来,比那春天的野草还要茂盛。

    并且他本人在辽东行事愈发有了几分独断专行的味道,而他的权势在辽东已然有些膨胀……

    朱翊钧虽然对张国之说的轻描淡写。

    但他心里面实际上也有两个选项。

    第一个就是将李成梁扣在北京城,给他升官,来一个明升暗降,这相对稳妥可控……

    而第二个吗,就是接着用他,先是敲打,然后分权制衡,最后在往辽东派驻一个更高品级,且打仗过的官员前去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