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臣同意。”
“英国公呢……”
“陛下,臣也同意。”
两位国公表了态,后面有勋爵的也都一一跪下口呼万岁。
在这种国策上面,他们是没有话语权的,他们只能跟着皇帝走……
而后,朱翊钧才看向了文官那一队列,人太多了,当然不能一个个问。
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冯保安排。
而冯保也赶忙高呼道:“诸位,都先出皇极殿,到殿外候着……”
文武百官虽心中疑惑,但依言鱼贯而出皇极殿,行至金门桥畔。
众人面色各异,有惶恐者,有懊恼者,亦有仍愤愤不平者。
方才在殿内大打出手的那些人,虽不敢再轻易动手,可目光交汇时依旧恶语相向,彼此怒目而视,似要将方才未发泄完的火气继续燃烧。
他们出得殿来,便瞧见四周护卫林立,较之往常多出许多,个个神情肃穆,手持兵械,那股森然之气令众人不敢造次。
再看身后,赫然摆放着好些个木架子,一数吓一跳,三十多张木架子,那个木架子是要让人趴在上面,挨板子用的,而每个架子旁边,都站着一名手持木棍的壮汉。
瞧那架势,仿佛正等着谁犯错便要上去挨揍一般,这场景更是让官员们心里直打鼓,都在暗自揣测陛下此番举动究竟何意,人人皆是心中没底,气氛沉闷压抑。
就在众人忐忑不安之际,数名太监搬来了一张椅子,正放在众多官员的面前。
不一会儿,朱翊钧带着一众随从缓缓走出了皇极殿。
龙行虎步间尽显帝王威严。
他走到椅子处,就这般轻松惬意的坐下。
环视了一圈官员后,朱翊钧朗声道:“治国之事当果断一些。新政之推行,关乎我大明之兴衰,关乎百姓之福祉,此乃不容置疑之事,同意推行新政者,站在朕的左手边;不同意者,站朕右手边来,不用遮遮掩掩……”
话语刚落,便见张四维一个箭步,用着极快的速度,跑到了朱翊钧的左手边站着……
看着张四维动作如此之快,很多反对新政的官员,无不对其充满了鄙夷,可现在他们也要面临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