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赵破奴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攻陷楼兰的将军,也成为了历史上征战西域第一人。在此之后,通往西域的阻碍被彻底清除。汉朝的军事影响开始进入西域。
随后,汉军开始在玉门到酒泉之间修建防御工事,一方面防备匈奴对西域的干涉,一方面方便就近调兵进入西域。
虽然在击败楼兰和车师之后,汉朝的军事影响开始进入西域,但其主要影响还是在东部地区。
而在西域的西面,还有两个实力稍强的国家:乌孙和大宛。为了扩大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汉朝派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先后与强国乌孙和亲,拉拢其形成联盟,一起打击匈奴。而大宛国曾拒绝为汉朝提供汗血宝马,并且还杀害汉朝使者。
于是,汉武帝派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实则是震慑西域诸国,充分体现了那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然而,两次远征大宛虽以惨胜收场,但还是让西域小国全部臣服于汉朝,从而孤立了匈奴。沿途中亚各国听说汉军征服了大宛国,无不大受震动。这也算是汉朝“虽远必诛”的极致体现。
此后,汉武帝首次在西域建立屯田制度,开始在轮台驻兵屯田,并且设置使者校尉,这是汉朝在西域最早设立的军事和行政机构。从此,汉朝的军事影响力开始深入西域。
随着汉武帝去世,其儿子刘弗陵继位,即汉昭帝。
因为多年的对匈战争使得汉朝国力损耗严重,在政权交替之际,匈奴开始把手伸向西域。于是,西域各国开始蠢蠢欲动,楼兰、车师勾结匈奴,杀害汉使,抢夺财物。
此时,西汉着名外交家傅介子挺身而出。他带上金银财宝来到楼兰,以赏赐之名引诱楼兰王上当,找准机会刺杀了楼兰王,并且说出了那句名言:“汉兵方至,敢有动者,灭国矣。”此举使得西域各国不敢再有叛变之心。
此时的汉朝开始休养生息,不宜动用军队。傅介子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掌声,使得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得到了稳固,堪称孤胆英雄。
随着休养生息,匈奴不甘心在西域失去往日的势力,于是纠结车师联合进攻汉朝盟友乌孙。
而汉朝政府两次全力支援后,汉宣帝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