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影响力虽然不及老子和庄子,但境界可以说毫不逊色,这个人就是列子。
据《庄子》记载,列子曾经问道于观隐,也就是引起函谷关请老子写《道德经》的那位官尹,又称官尹子,道教楼观台文史派祖师。
观隐得老子真传,而列子问道于观隐,深得老子道学精髓。列子是老子之后第一个把道家思想发扬光大的人。庄子虽与列子无师承关系,但庄子书中多处都有列子的痕迹。
列子主张清静无为,思想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并且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桂墟学派。他的学说主张贵,强调万物齐一。
成名于《列子》一书,主旨在于宣扬不可训之于外,而应养神于心,达到天而不入、顺其自然、达到无用之用的境界。据说列子达到了可以御风而行、飘逸洒脱的境界。
列子不仅学问渊博,而且是非标准和生活准则也十分明确,其人品道德修养更是高尚。《列子·天瑞》记载,列子在郑国的莆田定居,40年都得不到赏识。
在郑国的国君和大夫们看来,列子这个人就是平平常常的小老百姓,他们对他马马虎虎,从未高看一眼。
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包括之前的老子、后来的庄子,没有一个受重视、受待见的。
正因为淡泊名利,列子一生过得穷愁潦倒。庄子有一句话是列子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连庄子这样的简朴之人都觉得他穷,可见列子生活真不是一般的困窘。但列子有骨气,他无所求,并不是得不到。
所以当郑国的宰相子阳给他送来粮食救济他的时候,他竟然坚持不受。对于列子而言,基本的生命保障就够了,太多的外物对他而言并不需要。由此可见,列子不为外物所累,淡泊名利的境界。
何为贵虚?列子的贵虚思想一直与老庄思想接近,关涉的是精神经济问题,属于养生至深的学问。
极道表示冲虚自然、不知不为之意,它既是宇宙生成的起源,也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据,更是养生自身所当遵循的根本准则。
列子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消解种种执着,上达于虚无之境,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完善生命的存在。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