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主要有以下几个:疏于祭祀、重用小人、听信妇人之言。电影《封神》中还为他安上了一个篡夺皇位的罪名。
那么纣王的皇位真的来路不正吗?实则不然。如电影中所说,商纣王的确有一位兄长微子启。《史记》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其母不得四少子,心心母正好心为四。”
也就是说,微子启虽然占了出生的便宜,抢到了长子的优势,但却因母亲地位不够高而拖了后腿。而帝乙的小儿子帝辛(即后来的商纣王)的生母却是正妻王后。
这两位王位候选人在拼爹上一样,但帝辛嫡子的身份却能直接碾压微子启。
因此,在王位争夺赛上,帝辛才是唯一的候选人,除非帝辛死了。微子启连报名参赛的资格都没有。公元前1076年,帝乙因病离世,帝辛登上王位。
与《封神演义》中荒淫无道的形象不同,帝辛并非干啥啥不行。相反,他不但武力值爆表,还是个能在辩论赛中夺冠的最佳辩手,堪称商代“写论文不打草稿第一人”。
《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对纣王口才的评价是“足以拒谏,足以饰非”,这足以说明纣王的口才确实了得。
此外,《帝王事迹》一书也给纣王的体力值点了个赞,书中写道:“帝辛受德有倒拽九牛之威,据梁一柱之力。”
也就是说,哪怕是个牛皮力气,纣王都能轻轻松松秒杀牛对手。就算是移走支撑房梁的柱子,让他客串顶梁柱,不带武器,让他徒手与猛兽搏斗,对纣王而言都不在话下。
不仅如此,《荀子·非相》中还记载:“古者节昼长,故聚天下之杰也。”也就是说,凭长相在影视圈里,纣王也能靠脸吃饭。
这样一个智商、武力双高的大帅哥,怎么就带领商朝走向灭亡了呢?这就要从纣王的性格说起了。
作为一国之君,商纣王对自己的决策相当自信。所谓“智足以拒谏”可不是吹出来的,哪怕朝臣说的是对的,纣王都能凭着自己的辩才直接把正确论点驳倒。
据说纣王继位之初,统治黑暗,骄奢淫逸。
他的哥哥微子启就开启了“唐僧模式”,一路劝他“回头是岸”。后来听说西伯侯姬昌施行仁政,让周国变成了一路飘红的潜力股,微子启再次来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