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对老百姓太好了,老百姓对其失去畏惧之心,自然就会闹事。
没利益,闹。
不公平,闹。
不顺心,闹。
不舒服,闹。
遇到任何事情都闹。
他们吃到甜头了,以前那么多次群体事件,杨东都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因此,他们把群体事件,当成了解决办法。
甚至很有效果。
这个臭毛病,就是杨东惯的。
如果杨东不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他不改变策略的话,今后这些老百姓还会闹事的。
群体事件,可不是什么好玩意,出现次数错了,上面组织就会不信任你,意味着你这个一把手的把控力太差了。
上面说的维稳,维的是谁?稳的又是谁?指的到底是什么?杨东书记啊,你到底搞清楚没有?
宋晓峰叹了口气,摇头不语。
“孙海同志,你把事情重新汇报一遍,当着我们大家伙。”
杨东开口,朝着孙海示意。
孙海有些口干舌燥,但又不敢不汇报。
尤其是当着这么多县委领导,县政府领导的面。
“各位领导,我们东街镇…”
孙海汇报起来,花了几分钟时间。
嘶…
刘与中听了孙海的汇报,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只知道东街镇出现了跪坐事件,但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现在孙海的汇报,让他彻底明白,东街镇发生什么了。
“你们东街镇政府是干什么吃的?种子化肥怎么会出现质量问题”
“是谁负责采买的?从哪里采买的?”
刘与中沉声开口,质问孙海。
不愧是久在基层工作十几年的刘与中,他一开口就抓住了重点。
杨东刚才面对孙海的汇报,气都要气死了,也就没有顾得上问这些。
现在刘与中这么一问,大家伙都盯着孙海。
孙海只觉得压力倍增,被这么多常委们,副县长盯着看。
他又不能不回答。
“我,我特意让镇长高鹤负责采买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