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盛夏,互联网概念在美国如日中天,骄阳似火。受美国影响,欧洲、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正在酝酿互联网产业的新浪潮。
亚太新闻网是香江企业,从5月份开始,《明报》便率先报道了亚太新闻网即将赴美上市的消息,成为香江市民和商界关注的焦点。
期间,香江证监会副主席兼运营总裁史美伦亲自登门拜访,希望能将亚太新闻网留在港股上市。
互联网是新兴产业,亚太新闻网又是本土诞生的第一家成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香江方面自然是希望它能够留在香江的。
不过问题是亚太新闻网的情况根本不满足港股目前的上市条件,史美伦的意思是希望亚太新闻网可以推迟上市。
她现在正在推进港股创业板的建立,到时候可以让亚太新闻网成为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
“港股创业板第一股”的名头听起来很好听,但陶玉书可不觉得这值得亚太新闻网推迟半年甚至是一年上市。
事关亚太新闻网的未来发展和融资大计,陶玉书最后还是婉拒了史美伦的请求。
如今,亚太新闻网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度成为香江媒体报道的热点。
这段时间以来,香江政府正与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游资争夺港元定价权,恒生指数暴跌。
大多数港股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大幅度下跌。
作为亚太新闻网的母公司,明报企业的股价却在此时一枝独秀的逆势上涨。
与此同时,亚太新闻网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消息也在内地广为传播,消息并没有在大众当中引起多大的反响,却刺激了许多正处于萌芽期的中国互联网新秀们。
夜晚的燕京,张树新开着车从郊区回家,窗外大雨滂沱,雨水遮住了视线,即便开了远光灯也无济于事,所有的车子都在减速慢行。
视野里一片迷茫,就好像张树新此刻的心情。
95年成立的瀛海威在刚开始的两年里,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网站的月收入不断下跌,亏损正在不断扩大,却始终没有找到盈利方向。
窗外的大雨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