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祺的眼眶也微微泛红。从小,他便与典韦亲近,幼时还常常骑在典韦的脖子上玩耍。典韦的死,对他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噩耗。
但他还是强忍心中悲苦,转头又看向了徐庶。
“殿下,陛下的銮驾应该马上就到。”
“那就好,如今乃多事之秋,父皇再不回来,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刘祺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太子刘祺今年刚刚加冠,被刘瑁赐字伯衍,寓意国祚延绵。在刘瑁离京期间,他奉命监国,与两位丞相一同处理政事。
这半年来,刘祺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父亲即将归来,他既有对典韦的感伤,又有一种父亲回家检查作业的忐忑。
几人正说话间,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一抹淡淡的黑影,如同缓缓移动的墨线,由远及近,逐渐清晰。
“陛下回京!”
随着一声高亢的唱喏,一面红底黑字的汉旗,率先映入众人眼帘。
它随风飘荡,在秋风中迎风招展,仿佛在宣告着大汉的威严与荣耀。
汉旗之下,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的正是关中府的步卒,他们是第一批随刘瑁返回长安的将士。
在经历了共县那场惨烈的伏击战后,关中府两万精锐,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人。大多数士卒身上的铠甲,都已破损不堪,甲胄之上,甚至还带着早已干涸的血迹。
虽然他们的步伐依旧坚定,但若是仔细看他们的眼神,却不难发现每个人那血红的眼瞳,以及试图向后张望的举动。
在步卒两侧则是以马超为首的河南府骑兵,在典韦离世后,护送刘瑁回返长安城,在回京后,还要亲赴凉州,去应对凉州的变故。
“那是……陛下!”
“陛下在做什么?”
“他……在扶棺!”
迎接的人群中突然响起阵阵惊呼,原来就在关中军队列的后方,一个人影身着白衣,正手扶一座棺椁,缓缓而行!
“陛下,真的在扶棺!”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古往今来,从未有哪一位皇帝,会亲自扶着麾下将领的棺椁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