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数量尚算可以。
但随着未来食品厂的发展,随着未来订单量的增加,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势必要提升更高的产能。提高产能意味着要进一步扩大原材料的供应量,但如果不扩大供应范围和数量,仅仅靠着目前的这些原材料供应量,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即将到来的1994年,苏妍要想进一步扩大苏记食品厂的规模,获取更大的利润效益,就要同时提高原材料的供应量,势必要扩大各养殖场的规模,或者寻求到更大的原材料供应市场。
这是苏妍还在厂区时候,就已经在脑海里思考的关于养殖场未来的规划及目标,这个议题还要上会后再行商定。
而巡视过各个养殖场后,苏妍心里的规划目标就更清晰了。
今年养猪场的生猪数已经达到了3000多头,沿着支流建起来的一排排南北通透的养猪场,采用的是塑料大棚式样的猪舍:地面上用红砖、水泥砌成数道长方形的猪舍,用一米高的水泥墙隔开一个个小隔间,每个隔间能安置七八头成年猪,十来头小猪仔。
天气暖和炎热的时候,大棚的塑料都是卷上去的,猪舍除了顶棚外,其他都是四面大开状态,开阔的环境不仅让猪舍采光良好,也有利于猪舍的通风通气;天气转冷时,则是将大棚的塑料放下来压实保温,气温再度下降的话,就再加上一层草毡子辅助升温,确保即便是在数九寒天的季节,猪子们也能温暖过冬。
不过由于养猪场内生猪数量众多,一个大棚里能容纳五百多头猪,二师兄们哼哼唧唧的呼吸和体温,还是将大棚里的温度都提升了好几度。
所以即便是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里,即便养猪大棚的塑料只是放了一半保温,即便外面冰天雪地呵气成冰,苏妍一进猪舍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一股热气直扑全身。在猪舍里从这头还没走到另一头,额头上眼见得就出了汗。
负责养猪场的是以孙怀祥为首的职工团队。
孙怀祥今年四十二岁,因为有十多年的养猪经验,所以在养猪场建立之初就被推选为养猪场的场长。
这两年他带着年龄层次不一的团队成员们,跟着从县畜牧局和农业局请来的相关技术专家,系统地学习了不少有关生猪养殖、生产、防疫等的相关专业知识,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