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儿兴趣,但后来一考虑又觉得有些怪异。”
讲到这里的时候,张欣悦的表情都露出了一些诧异的神情。
杨晓帆对和她谈话很重视,注意力很是集中,关注度也高,第一时间就理解了。
“你是觉得以前你打渔捕鱼。如果要是现在开始研究海洋,甚至可能要和海洋生物做朋友,这是不是有些怪异?”
对于杨晓帆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这个点,张欣悦一点都不意外。
这就是智商相当的人沟通的有效性和舒适感。
“晓帆哥哥你说的对,就是这样啊!我们渔家天生就是吃渔业这碗饭的,比的就是看谁打的鱼好,谁打的鱼多。突然间去研究海洋生物,感觉就很怪怪的。而且我觉得远不如打渔有意思,我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喜欢做这些研究工作。”
当了十几年渔家小公主,那种感觉已经根深蒂固。哪里是身份调整一下,就可以立即改变的。
张欣悦依然一口一个我们渔家,还十分热衷于出海打渔的经历。
善解人意的杨晓帆并没有立即更正她,但如果王馨怡在这里,就会纠正她。“女儿,你已经不是渔民了,以后也不会再去打渔,不要再想那些事情了。”
交流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深度和宽度都可以。杨晓帆基本上清楚了问题所在,以及张欣悦当前存在的迷茫和困惑。
同时他内心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和建议,但他肯定不能此刻直接说,毕竟干系太大了。
张欣悦的身份和经历都过于特殊,需要首先获得家长的认同,他是绝对不能冒昧提出。
“欣悦妹妹,我基本听明白了。其实我觉得你真的已经很棒了,状态调整的很好。毕竟生活中突然遇到这样大的变化,调整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你现在更多的只是暂时有些迷茫,因为人生已经改变了,原来奋斗的目标自然也要相应进行调整。但不管如何,我觉得你的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晓帆哥哥,我想听听你的建议。”张欣悦说完之后,都感觉心情舒畅了不少。
“我需要认真地好好想一想,这毕竟也是大事,好不好?但我的观点不会改变,无论从个人发展、社会贡献哪个角度来分析,你今后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