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母张秀琴是特别联络人,当然可以过来。林母曲言香受副局长林中生委派,也可以来。
孟母邢芬在医院、金母谢向君在学校,都琢磨着,上午下班后,中午抽空去看一看。
而杨晓帆实际上的干妈王馨怡,则不在柳水,已经去省城几天了。
临行之前,她送给杨晓帆一只手表,作为高考大胜和开业大捷的双重贺礼。
她很抱歉,不能参加这样的场合,杨晓帆则安慰她。
“王姨,这绝对不是我的高光之刻。您不用遗憾,以后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时候,等着您全家三口一起见证。”
说出的话,既温暖,又霸气,还有祝福,既消除了王姨的包袱,也说明了她在杨晓帆心中的重要性。
让王馨怡感到非常温暖,也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她下决心这次去省城,要争取最大的支持,努力找她的女儿。
杨晓帆帮助了她这么多,不能让他白费心,或者再劳心。
参观公司的人很多,但秩序不错,一是帮忙的人多,而且来的人也相对单纯。
基本都是准备复读的学生及他们的亲人,还有想学数学的学生。
周边一些看热闹的居民,一看这公司类似于学堂,都有些拘谨。
不少人进来转了一圈,看到墙上空空的光荣榜,明亮的教室,整齐的桌椅。
当年在学校那种既开心又费脑的记忆,顿时涌入脑海,支配了神经。虽然有些感怀,但也有点畏惧。
毕竟学习好的,现在也不会无聊到有时间看热闹。这些当年,基本都是学渣。
学堂也不送礼物,也不招待瓜子花生,散了,散了。
9点30分,是原本计划试讲的时间,所有工作人员开始引导学生及家长进入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教室。
教室的门口牌子上挂着名称——“自律厅”。
这个教室,按计划是一室两用。
平时作为大自习供所有学生自习,需要的时候可以当成会议室,或者大教室。
教室里很快坐满了,后面和两侧也站了一些听众。
杨晓帆站在讲台的正中间。
他今天的着装略显正式,他本就是是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