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要是扶余丰璋真要讲和,那咱们还真就退兵不成?”祁樟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他手里有人质呀!”祁翀苦笑道,“总得先把人换回来再说吧?”
“为了个小厮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忒不合算了!”祁樟嘟囔了一句,显然对于祁翀的决策不大甘心。
“四叔,眼光要放长远”祁翀话说一半,余光瞥见奉忠又来了,便停了下来,“奉忠,又有何事?”
“回陛下,许中丞与御史台诸位御史在宫门外跪谏,请求陛下严惩项国公。”
“不是,德甫又怎么惹御史台了?他不是跟许衍私交不错吗?”祁樟再次一头雾水,祁榛虽略知一二,但似乎也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不禁皱了皱眉头。
“除了御史台,还有什么人?”
“目前只有御史们。”
“那就再等一会儿。对了,让陆、陈两位阁老和歧郡王先过去看看。二位王叔,咱们继续。”
“西北那边关孝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既说服了赵愚,也说服了西夏人,如此艰难之局竟然被他谈成了!西夏人不但同意重开榷市,还放弃了夺取甘州之地的计划!赵愚还表奏关孝芬为甘州刺史。”祁榛笑道。
“准了!此事让内阁尽快拟旨,吏部立即出官凭,火速送到甘州去!这个关孝芬是个人才,大器晚成啊!”祁翀笑道。
“还是陛下慧眼识人,于万千官员中选出了这么一个干吏!”祁榛不失时机地捧了一句。
祁翀笑笑没说什么,心里也是暗自得意,旋即又想起了另一事:“京营组建的如何了?”
“兵员、将官都已经调配的差不多了,只等歧王兄到任。不过他前几日似乎不在京中,也不知在忙什么。”
“去了一趟江南,昨日刚回来,剩下的事交给他就行了”
三人又谈了些事情,直到奉忠的身影再次出现。
“陛下,跪谏的人越来越多了,除了御史台,还有在京其他各部、司的官员,已经有近百人之多了!二位阁老和歧郡王已经赶过去了。”
“行了,火候差不多了!二位王叔,咱们也去瞧瞧热闹吧!”祁翀嘴角微翘,露出了一丝不怀好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