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 第144章 柳明诚答疑解惑 父子们引经论道(3/3)
本来就有,但司法实践却又与之相悖,所以他一直很困惑。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难以回答,柳明诚也是眉头一皱:“你这问题倒是要费些口舌了。这段话出自《尚书·大禹谟》,此文虽真伪难辨,但其中道理是可取的。

    首先说‘罚弗及嗣’。连坐之法始于管子,兴于商君,但自始至今争议之声从未停止。历代《刑法志》对株连之刑都有批评,《汉书》亦称连坐法为‘过刑’,称鼓吹株连之论为‘谬论’,孟子也说过‘罪人不孥’的话,唐太宗也曾经质疑说:‘连坐皆死,岂定法耶?’,甚至就连同为法家的韩非子都是反对连坐的。历代王政均不公开主张罪及妻儿,然历代律法——包括《唐律》及我朝《渊律》在内却均未完全废除连坐之刑,何也?无非两个字:管用!

    就以‘族株’为例吧,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君王不过一人,王臣数量亦是有限,这天底下真正在管着百姓的其实是宗族,倘有人犯罪而官府不知便难以及时追究,然而官府不知族人却未必不知,知而不告则全族株连,知而上告则可免族人之过,如此既可震慑宵小、斩草除根,又因鼓励告诘而可使祸事消弭于无形。尤其对于谋逆等大罪,株连之刑的震慑之力不可小觑,极为有效。

    况且,既以宗族治世,则难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家族荣光之时既享受了好处,那么落难之日便同样无法避免牵连,此其中亦并非全无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