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酒,就是用烧那个烧酒剩下的材料加上醋做成的。”
柳明诚点点头:“倒的确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你打算拿它来做什么?”
“还没想好,以后再说吧。诶,对了,您上次说京城分号的事,我准备下个月着手去做,您答应我的人可得给我啊!”
“早给你备好了。”柳明诚说着从一本书中取出一封信和几页纸,“这是名单、地址和这些人的身份履历,这封信是交给崔林的,让你的人去找他就行了。另外那几个地址是咱家铺子的地址,前几年都是赁出去的,我已经让人收回来了,你的人过去就能用。”
崔林正是当年在大长公主府门前从韩炎手中接过柳翀的那位老内侍,也是祁清瑜从宫中带出来的陪嫁之人,年纪比祁清瑜还要大一点,在大长公主府中地位很高,连柳明诚兄弟俩都要尊称他一声“崔大兄”,小辈儿们则称他为“伯父”。八年前祁清瑜来望州时,一来京城大长公主府中需要有信得过的人照应,二来也是体恤他年纪大,不忍他舟车劳顿,便安排他留在京城了。
柳翀接过来一看,上面大约有五六个人的名字和三四家商铺的位置,他懒得细看就直接揣进了袖里。
“另外,庄子里我也需要调几个人进京。”
“只要不是秦海岳,其他人随便。”柳明诚头也没抬,他还在看酒精燃烧。
“得嘞,那您先玩儿着,一次少添点啊,注意安全。”
“知道了,啰嗦!”
转过天来,柳翀带着韩炎等去了屏南县——当然,后面还有两个小尾巴柳恽和邹浩。这两位小爷已经把跟大哥、师父出门办事当成旅游了,乐此不疲。
柳翀这次来屏南县是为了瓘玉作坊选址的,既要临近白沙滩,也要临近通衢要道,这样既便于原材料的采集也便于成品的运输。
柳翀自己其实是习惯于叫“玻璃”的,但是此间都管玻璃叫“瓘玉”,他强行改名字也没什么意义,而且他私心觉得“瓘玉”这个名字感觉比“玻璃”更上档次,将来说不定也更能卖个好价钱,真改叫“玻璃”反而没人识货,所以“瓘玉”便“瓘玉”吧!
一行人在屏南县白沙滩附近转了一大圈,最后选中了一个叫丛家山的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