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在香格里拉算是最大的一间了,里面能同时容纳三桌到四桌,不过今天就只摆了一桌,可就这一桌也够用了,因为是个超大的圆桌,能同时坐下30个人。
贤哥一进屋,就忍不住感慨:“我操,生哥这是干啥呀,这是多少人吃饭呢,整这么大桌子啊。”
正说着呢,刘景生领着几个朋友进来了,一进屋就说:“贤子,这咋的,你先到了呀。”贤哥回道:“也刚到!
来来来,贤子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哥们儿,南关的小贤。”
对方一听,忙说:“哎呀,小贤呐,那真是如雷贯耳啊,老弟啊。”
接着刘景生又给贤哥介绍说:“这个是咱们南关教育局的,你得叫王哥。”
贤哥客气地打招呼:“哎,你好,王哥。”
又介绍另一位:“这个是咱们建委的,你得叫金哥。”
贤哥回应:“哎,金哥。”
刘景生今天这么做,完全就是一种投桃报李的行为。
为啥这么说呢?兄弟们上次贤哥帮他办事那办得是相当漂亮,而且人家啥人情都没要。这段时间通过和贤哥的接触,刘景生发现贤哥这人的人品那真是没得说,必须得竖大拇指,对贤哥的为人佩服得很,所以今天特意借着这个电影节的机会,把电影节组委会的这些领导啥的都给请过来了,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贤哥认识认识这伙人,帮贤哥把白道上的关系给铺铺路、捋一捋。
贤哥心里明白刘景生的用意,赶忙跟刘景生说:“胜哥,谢了啊。”
刘景生一听,笑着回应:“哎呦,我的妈呀,贤子,你跟我俩客气啥呀?赶紧赶紧坐这儿,来来来。”
随后大家纷纷落座,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不过说实话,贤哥跟这伙人共同语言确实挺少的,毕竟这帮人都是走仕途的,在机关单位上班,唠的话大多是打官腔,有的还中听些,有的就不那么入耳了。
贤哥听着心里不太舒服,可既然都来了,也不能站起来转身就走呀,那不是驳人家面子嘛,而且大家都在这儿捧着自己呢,都说着:“老弟啊,你在长春那指定是有一号的,虽然咱们不是混社会的,但都听说过你,你这社会玩得明白啊。”
贤哥谦虚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