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性。
为了让算法更加精准地理解艺术作品,陈宇查阅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参考了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对算法进行了一次次大胆的创新尝试。苏瑶则带领数据收集小组,奔波于各大艺术博物馆、画廊和艺术数据库之间,收集了海量的数据。从古老的敦煌壁画到当代先锋艺术作品,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画作到东方传统的水墨画,每一件作品都经过仔细筛选和分类,为算法训练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素材。
负责宣传的小李则带领团队在舆论阵地上积极出击。他们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艺术专业论坛,精心撰写并发布我们项目的最新进展和亮眼成果。小李还充分利用人脉,邀请艺术界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为我们发声。他们发布了一系列深度解读文章,从艺术理论、技术创新和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剖析我们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小李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项目,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还策划了别开生面的线上直播活动,实时展示我们的创作过程。从人工智能生成创意草图,到艺术家们如何将草图转化为完整的艺术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神奇应用。直播过程中,观众们的互动弹幕如雪花般纷飞,大家纷纷表达对项目的好奇和赞赏。
然而,竞争对手并不打算轻易放过我们。他们又使出了新的阴招,在我们计划举办的一场重要艺术活动中,安排人在现场蓄意捣乱,企图搅黄这场活动。
活动当天,现场人头攒动,观众们满怀期待,我们也热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艺术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成果。就在这时,几个陌生面孔突然站起来,大声叫嚷,对我们的项目提出无理质疑,还故意推搡周围的观众,现场秩序瞬间大乱。观众们开始交头接耳,面露不安,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场面,我迅速做出反应。我快步走上前,挡在他们和观众之间,神色冷静而严肃:“如果你们对我们的项目有疑问,欢迎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坐下来好好交流探讨。但请不要在活动现场捣乱,这不仅是对艺术的亵渎,也是对其他观众的不尊重。”同时,我给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他们迅速上前,将那几个闹事者请出了现场。
之后,我转身面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