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铺是陈大人开的?”
袁和趁机宣传道:“对,就是陈大人专为我们百姓开的,托的还是长宁村的七爷在看管呢。”
翁大年也配合道:“放心,以前看病是什么价,以后看病还是什么价,不会多收你们一个子。”
七爷不仅在长宁村有威望,十里八村的人提起他来也无不称赞。听说是他管药铺,又听说药价还跟以前一样,另有人嘀咕道:“那药铺还赚啥?”
翁大年故作不在乎道:“赚钱那是他们的事,我们只管看病!”
“那翁二爷给我看看吧,”立刻有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坐过来,熟练地将胳膊伸到他跟前后,说道,“我还是跟之前一样,总是没日没夜地咳嗽不止。”
翁大年把了一下他的脉,见还是跟以前一样,便又问起他服药的情况。青年道:“您老让我自己配药,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哪里有钱去买那些药?我就按着您老给我开的方子,到山上挖了些药材煮着吃了。我原是想着缺几味药材,那我就多吃一些时日补回来,哪里知道吃了都快两个月了,什么用都没有。”
许多老百姓都有这种情况,翁大年也没有指责他什么,照着原来的方子给他重新开了一副道:“去里面抓药吧,不收你钱。抓了药回去,将药都剁碎后,放三碗水煮出一碗来,分三次服用。连喝上十日半月,也就好了。”
青年拿着药方往铺子里面看一眼后,忐忑地问道:“真不要钱?”
“真的不要钱。”被徐士芳撵出来的几个医学生,上赶着上前来,簇拥着他一边往铺子里,一边夺走他的药方道,“走,我们给你抓药去。”
青年看着被夺走的药方,半信半疑地进了铺子。医学生们并没有立刻给他抓药,而是传递着看了一回药方后,殷勤地问道:“那个,我们可以把一下你的脉吗?”
青年对着他们热切的目光,不那么愿意地把手伸了出去,“翁二爷的医术很好,绝不会出错,我们村里好多人生病都是……”
几个医学生根本顾不得听他的话,又轮番给他把过一回脉后,连连说道:“脉象虚浮无力,咳嗽日夜不止,两眼突出,不错,就应该开这个百部根汤来宣肺止咳。”
徐士芳在旁听见,趁机教导:“下次不要先看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