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整个顾家这么多年除了顾亮与顾伯喜识字外,再无第三人,即使算上整个兰溪村,这数据也没有任何改变。以至于如今医馆生意红火,顾亮想要村里人过去帮忙时,都找不到可用的人。
如今村里人多地少,村民不识字,福州话又不精通,去了城里也只能干脏活累活,还不如好好待在村里种地。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顾亮在给四楼添地板时,顺带着在土楼中央的大天井处又重新起了一层平房,准备用来当村里的私塾。
私塾好建,这种一层楼的房子不到两月便能建起一栋。只是私塾好建,但教书的先生可就不好找了。
兰溪村地处山里,附近没什么大型城镇,就连村落也是今年随着外地战乱四起,迁到福建福州的汉人越来越多,今年这才多了一些。像这种地方,教书先生只能住在他们兰溪村。可如此一来可就难找了,毕竟这些教书先生最次也是个童生,好一点的都是秀才起,人家教书也可以家附近教,何苦要来到你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尤其是秀才,人家虽然看起来只是个秀才,但身上也是有功名的在身的,还能免除徭役田税,自然是不可能纡尊降贵去村里教书的,要教书也得去大户人家或者学堂。
不过很凑巧的,顾亮寻了半年后,还真找到了人选,这次回村也是为了带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