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内尔的战术没什么高级的,无非就是步步为营,交替掩护。这种战术每个军校都教,原理也很简单,只不过实操起来麻烦得很。尤其是在优势敌军面前——稍有错漏,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对于德内尔而言,他们撤退的速度不能太慢,以免被敌军咬住包围;又不能太快,以免德军装甲部队从别处长驱直入,致使今天才初步建立的环形阵地遭受重创。总之,德内尔要带着他的“营”且战且退,保全自身的同时,全力拖延敌人。
为此,他先把敌人快速机动的依托——保养良好的水泥公路——给炸了。
他的营本来就肩负着坚壁清野的任务,因此炸药块也带了不少。当他带领一排后撤的时候,二排的爆破手们早已按照命令,用一个个1公斤炸药块在公路上炸出令驾驶员头大的深坑,同时还用135g的炸药罐炸断路旁的大树作为障碍,一通破坏之后,基本上把这段公路给废了。
反正坦克部队走野地追击是不现实的,汽车更不可能,前些日子的大雨已经让田野足够泥泞了,现在三号坦克进田地长距离机动,那真是跟自己的履带和发动机过不去。
也就是说,德军装甲部队想要追击,要么从别的公路迂回机动,要么动用工兵来清理路障,或者仅用纯步兵跟德内尔对射。前两者都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最后一个选项则是德内尔乐见其成的。在收拢了散兵之后,他能动用的兵力达到了205人,对上德国一个步兵营,打一打又不是不行!
更妙的是,溃退下来的48团1营士兵还给德内尔找到了他们联络炮兵支援用的电话线,德内尔将他们从敦刻尔克带来的备用电话机一路接上去,居然还真联络上了一个中型榴弹炮营!
好家伙!撤了近一公里的德内尔当场松了一口气,立刻祭出了他的拿手好戏:紧密的步炮协同。他先让士兵们摆出一副要抵抗的样子,吸引德军来攻,然后立刻呼叫炮击。而等德军被炮火压制,哭爹喊娘要求炮火支援的时候,他早就带着士兵后撤个两三百米,到下一条防线去了!
三番两次这么玩,德国人也在想办法对付,但是稚嫩的德军军官总是被老辣的德内尔玩弄于股掌之间。
德国人决定派炮兵观察员偷偷摸摸前出,准备直接引导炮击先炸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