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的名字,看到孙朝阳家的四合院,一个移民计划在心里逐渐清晰。
当时孙朝阳和何情去东京旅居的事情,迷大爷并不知道。他全家来北京玩,自然是要拜访老朋友的。
于是,神圣的迷迭香就和妻子一家进了孙朝阳的四合院,无奈孙同志不在,接待他们的是孙永富和杨月娥老两口。
迷大爷给孙朝阳带来了不少家乡的特产,主要是泡菜。二位老人吃到家乡的味道,开心极了。
攀谈间,冉云才知道孙朝阳也是四川老乡,刚起步的时候跟自己一样也是车间工人。他和姐夫哥一样,也是靠着一支笔功成名就。只不过和姐夫止步于一乡之长不同,孙朝阳更是杀到了北京,买了大房子,做了大编辑。
还开着三四十万的豪华汽车。
大家都是人,孙朝阳能够走到这一步,我为什么不能?
冉云顿时起了“大丈夫当如是哉!”的宏图大志。
小姑娘很快在心中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先跟姐夫哥学习写作,然后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引起全社会轰动,加入四川作协,加入中协,然后联系北京的文化单位,以知名作家的身份调过去。解决户口问题,住房问题,成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
没错,这相当于复刻孙朝阳的成功履历。
……
孙朝阳听到这里,再次插嘴:“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迷大爷,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最喜欢和理想主义者打交道了。对了,你小姨子是从哪家刊物起步的。”
迷大爷:“小妮子心气高,处女作投的是《收获》。”
孙朝阳:“好家伙,发表在哪一期,我去找来拜读。”
迷大爷:“石沉大海,那边怎么可能用。后来,冉云又投了《当代》《十月》和《人民文学》,都无一例外的一场空。”
孙朝阳:“好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了,你小姨子水平如何,究竟有没有作品发表?”
“水平嘛,乱七八糟,全是文字垃圾。”迷大爷不客气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发表还是发表过两篇的,我帮她投过地区的一家报纸,就是那种豆腐块文章……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后悔,就是后悔。”
事情是这样,北京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