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说实话,就此次事件,纵然迎娶了敌国女皇帝,且子嗣还成了庆国储君东宫太子,他蔡大人也是绝对不信,那小儿真做出了通敌叛国之事的。
一个仅仅为了替澄州几十万贱民讨个公道,仅仅为了公正朝廷法典,连小命都不要,明目张胆冲撞太后寿典的狠角色,怎可能会做出通敌之事?
更何况其一家妻儿老小,还都在大康。
但是,但是……
站在他老蔡同志的角度,总得权衡利弊,总不能因为那十个铜板买五斤的廉价良心而舍弃亨通官运与似锦前程吧!
立于朝堂,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什么政绩功劳,是要会揣度圣意啊!
自古以来,凡是功高盖主的角色,哪怕再位极人臣,再不可一世,可翻遍史书,最终有谁落得好下场的?
恐怕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当今天子,纵然勤政爱民,纵然志向高远,纵然颇有胸怀,也算是一代明君,可既为天子,又岂能容得下庙堂之上,还立着这样一个功劳之高旷古烁今,还天下百姓人人称颂的庞然大物?
即便眼下,皇帝身子骨还硬朗,还镇得住,可将来呢?
当今太子,秉性顽劣,又属性情中人,这些年坐镇东宫辅理国政,虽未犯下大错,却也只能算中规中矩的守成。
且还与那小子成天勾肩搭背以兄弟相称的。
待到将来,克继大统,还能将他镇得住吗?
因此在他蔡大人细细琢磨看来,这几年,皇帝之所以对那小儿如此容忍,没有大开杀戒,无非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理由罢了!
总不能平白无故,背上个无容忍之量胡乱诛杀重臣功臣的昏君暴君罪名,让后世唾弃!
而如今,机会不就来了?
擅自离境,迎娶敌国女皇帝,这不就是那小儿,自己将脖子伸到皇帝面前,让人家砍?
而从消息传回大康,再到那姓王的小儿刚刚归来,半道上便被抓进了典昭司大牢,半个月过去了,皇帝一个表态都没有,连众臣所呈的弹劾奏章,也一个都没批复……
却无疑,恰恰是印证了他的所有猜想……皇帝就是要借此机会,大开杀戒!
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