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目光转向首座的一位长者:
“崔公,您德高望重,莫非也是如此看法吗?”
崔公,崔烈也,乃是大名鼎鼎的博陵崔氏家主。
不过,他在如今更著名还要数他堂堂清流出身,一世清明,却因耐不住诱惑,花钱买官,混了个三公司徒一事了。
要知道本来灵帝卖官,三公标价可是一千万钱。
而崔烈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最终却搞了个五折优惠,只花了区区五百万钱便搞定。
这买卖一度让皇帝刘宏暗暗后悔,也让那程夫人名声大噪,逢人便吹自己,让堂堂冀州名士折腰。
如此一事,可谓是让崔烈在清流中名声扫地,连他的儿子都嫌父亲有铜臭之气,两人一度因为此事爆发口角,在宫门前玩了出你追我逃。
“臭小子!”
“爹打你都敢跑,你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知道孝字怎么写吗?!”
崔烈当时边追边骂,气急败坏。
而时任虎贲中郎将的烈子崔钧,穿着武官袍,一边跑还一边理直气壮的反驳:
“舜对待他的父亲,小杖则挨,大杖则跑,如此方不陷父亲于不义也!”
如此一说才将那崔烈羞愧的停下脚步。
不过,即便有此逸闻,即便为士林不屑,但是崔烈到底还是曾官居三公,位高权重。
可以说,崔烈的资历不要说荀彧他们比不了,就连卢植、黄琬和杨彪等人也是他的后辈。
而且,在董卓乱政时,崔烈还旗帜鲜明的反董,一度锒铛入狱,最终讨董胜利后才被解救。
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在朝堂上高居要位,又如何跑回了冀州老家呢?
那自然是因为最后他还是站错了队
崔烈,他不但与赵谦有旧,而且他也不知是臭脾气的毛病改不了,还是因为之前的那些臭事让他羞愧。
总之,崔烈是董卓上了他反董,苏曜上了他也反苏,旗帜鲜明的站队清流世家,与其表率杨彪站在了一起。
结果嘛,也就可想而知。
数代清明的弘农杨氏,竟然也是搞了个身败名裂,他崔烈虽然因为没有实际为害,未被牵连判罚,但他气的是弃官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