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渐离对于人们的指点和围观熟视无睹,一点也不在乎。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空山有雪待,野路无人还。静窗闻细韵,寂寞掩空斋。孤鸿向何处,晓风露痕残。
当唱到悲切慷慨处,荆轲和高渐离两人相对放声痛哭,泪如雨下,旁若无人,仿佛这个世界上空茫茫一片,只有他俩孤独的前行……
心再悲苦,泪再流,日子依然还是要继续。有些人,有些事注定要背负着不一样的使命。
当荆轲听闻盖聂以超凡脱俗的剑术声名远扬时,心中不禁涌起如汹涌波涛般强烈的敬仰之情。
于是,荆轲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漫漫征途,跨越千山万水,从那遥远之地奔赴榆次,只为能亲眼目睹这位传说中的剑术大师的风采。
终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荆轲和盖聂两人相遇了。
他们坦诚相对,毫无保留地分享着彼此的故事、理想和抱负,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亲切自然。
很快,他们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盖聂深知荆轲胸怀大志,绝非池中之物。
然而,在剑术方面,尽管荆轲已经颇具造诣,但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盖聂毫不犹豫地决定倾尽全力,将自己毕生所学悉心传授给荆轲。
在此期间,两人时常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剑术之道。每一次的比试都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双方你来我往,剑影交错,令人眼花缭乱。
天下无不散筵席。
因为秦国不断扩张,威胁到周边国家的安全。燕国面临强秦的威胁,太子丹决定通过刺杀秦王来阻止秦国的扩张。
太子丹向荆轲袒露腹心,“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荆轲一开始态度坚决地婉拒了太子丹让他去刺杀秦王嬴政的这个极其危险且艰难的任务。
然而,太子丹锲而不舍的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和诚意,不仅将荆轲奉为尊贵无比的上卿,还赐予了他一系列令人咋舌的优厚待遇。
士为知己者死!
面对如此深情厚意,荆轲内心深处的侠义之心逐渐被触动,最终还是应允了太子丹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