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银河系是僵尸星系,甚至银河系旁边的仙女星系同样是僵尸星系。
宇宙广袤无垠,由璀璨繁星所构成的星系犹如浩渺星海中的粒粒明珠,这些星系的总数至少高达 2 万亿个,最高达到了500 万亿个!
而“僵尸”恒星,在临近死亡之际,往往会以最终的爆发来终结一切,然而,它却能够借由吞噬周边恒星的物质而“死而复生”。
这些“僵尸”恒星通常是内部塌陷,而表面却完好无缺。随后,“僵尸”恒星内部炸裂,外部无损,但最终它定然会爆炸。
从最初的恒星形成,到数千亿颗恒星有序地排列聚集,这便是银河系尚存时的形态。
而它死亡伊始的模样,便是新的恒星不再产生。
宇宙中的暗物质环和暗丝,率先构建起了恒星诞生前的结构,当冷却的氢气与前两者相遇时,便会逐渐聚合形成一个盘状结构,历经漫长的冷却过程后,一颗崭新的恒星就此诞生。
像太阳这样质量不太大的恒星,100亿年死亡后,爆炸后产生的炙热气体又反馈给了银河系内部。
如果是质量大的恒星,经过最后阶段的超新星爆发,其产生的热能量则更大。而恒星死亡的过程,将会削弱新的恒星诞生。
纵然银河系内的恒星数量庞大,可当大批量的恒星先后迎来死亡,银河系整体机能也将随之下降。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40亿年。
所以,看起来银河系好像还“活着”,实际上其内部新恒星的诞生已经大幅度降低了。
就是说,现在银河系不会再有大规模的“造星行动”,恒星的接连不断死亡,会让它整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但这时候又不能说它已经死了,只不过它的整个死亡过程会相当的漫长,也因此才将其称为“僵尸星系”。
不光银河系开启了死亡模式,与银河系相邻的仙女星系,天文学家推测在10亿年之前它也已经死了。
据猜测,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失去造星能力的原因,是星系内外的气体失衡。
维持星系生存的气体突然流失,然后在失去了气体的情况下,星系突然死亡。
而导致气体突然流失的原因,是黑洞。它将冷气体给瞬间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