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这嘴硬的,比鸭子都硬。
“好好好,下次我拉屎都叫你在一旁观摩,嘿嘿。”
两人说说笑笑,直到睡着了也没等到李伯玉回来。
第二天上午,众人一起在客栈一楼吃过早饭,史学政点过了人,大家陆续上车,开始新一天的旅程。
荣河到青州府全程约九百多里路,中间隔了三个郡,分别是文安郡、茂兴郡和定襄郡,全程马车不停地赶路大约需要十二三天。
为了节省时间,史学政在出发前也说了,如果因为个人因素跟不上,他是不会为了迁就一两个人而耽误集体的。
因此,赵小山为了不耽误李伯玉的行程,让自己尽快好起来,由早晚两遍药变成了早中晚三遍。
陈狗子沿途若遇到名寺古刹则自己过去送信,事后再慌忙赶上。
为了节约路上吃饭的时间,赵小山还特意拿钱给陈狗子,让他多囤一些干粮。
只不过这年代的干粮是真干,吃一口脖子能伸二里地,噎的人两眼直翻白。
每次吃饭时,赵小山都异常想念他的米粉,早知道路途如此艰苦他说什么也要随身带个小炉子,把家里的米粉带来点。
如此过了五六天,他们已经穿过文安郡进入 茂兴郡时,赵小山的屁股已经彻底好了,坐卧行走都没有任何问题了。
在这期间,赵小山和史学政已经打过了招呼,还和李伯玉的两个同窗混熟了,名字分别是孔纬和郑洪。
他俩的年龄比李伯玉稍大,家里条件不错,一个是小地主一个开油坊的。
李伯玉在第二天就将赵小山和陈狗子介绍给他们,这俩人虽然年龄大,可能因为家庭条件好,心里负担小,反而有颗童心,和赵小山十分能聊的来。
当得知米粉豆皮和肥皂都是由赵小山发明的,孔纬直接变成星星眼了。
再然后当他们得知最近风靡整个大景的精忠报国这首歌也是由赵小山创作的,郑洪差点就给赵小山跪下了。
李伯玉与有荣焉,得意洋洋的每天倒豆子似的倒一点赵小山的光荣事迹,这俩人的自称已经由最开始的大哥变成后来的老弟了。
与这两人打的火热的同时,赵小山也招惹了几个潜在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