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遭受这般斥责完全是咎由自取。
常欢公主心中一阵悲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自己分明看得清清楚楚,那个贞瑾伯爵刚才就是回过头冲着她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那轻蔑的神情至今仍历历在目。可是为何此刻竟没有一人提及此事,难道大家都瞎了眼不成?还是说自己在宫中的人缘竟然已经差到如此地步?
皇帝足足训斥了常欢公主十几分钟之久,他越说越生气,胸膛剧烈起伏着,额头上青筋暴起。而常欢公主自始至终都梗着脖子,紧咬嘴唇,脸上除了不服之外,丝毫看不出有半分悔过之意。皇帝见状,心中更是恼怒万分,他暗叹道:“这个女儿算是彻底完了!简直无药可救,看来是要砸在自己手里了啊!”
回想起上次在御花园发生的事情,皇帝不禁感到颜面扫地。常欢公主在御花园放屁出恭的那场面真是尴尬至极,皇帝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当时很多大臣都看在眼里,你说在那以后,在上京城里,哪家还敢迎娶这样一个的女子进门呢?就算她是皇帝的女儿也难嫁啊!
当然贵为皇帝的自己是可以下旨,命人娶常欢公主为妻,可牛不喝水强摁头,也不一定能让牛喝水呀!还有,你还能摁住牛头一辈子,等你松手那天那一刻,牛的头就抬起来了,牛抬了头,说不定就要报被你摁头的仇了。
想明白这些,无奈之下,皇帝只得寻思着将常欢公主嫁远一些。但这件事又谈何容易,一来嫁远了,自己实在放心不下;二来慧嫔对此坚决反对,毕竟母女连心,她怎舍得让女儿远离自己身边受苦。一时间,皇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对这个不省心的女儿真是头疼不已。
想着这些因素,皇帝心中暗自思忖着,自那科考舞弊案发生之后,朝堂之上出现了不少职位的空缺。自己决定重新开启科举考试,以选拔贤能之士填补这些空缺。而与此同时,待到新科放榜之时,可以为常欢她挑选一位出身寒门的学子作为驸马。如此一来,既能彰显皇室对于人才的重视,又可避免常欢远嫁。
有了这样的考量,皇帝才决定让常欢公主前往国子监进修一番。到那时,自己便可以对外宣称常欢公主曾在国子监中勤奋读书、刻苦钻研学问,因此更为注重驸马的文采和才华,而非其出身门第。
否则,如何解释这堂堂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