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里的人正在招工人,我们就想着去试试,结果才知道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在附近要被士兵抢,在城里也没有做活的营生,也就只能离开江南地区谋生了。”
李星群不解的问:“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就要感谢那个五台县的知县了,就是他研究出来蒸汽机,然后在蒸汽机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纺织机。以前纺织厂需要100个纺织工,现在有了那个纺织机之后,他们可能只需要30人或者40人就能完成以前的工作。而原材料和购买的市场都是有限的,就不要那么多的纺织工人,您说说,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嗯,纺织机生产出更多的丝绸出来,那么相对来说,是不是就增加种地的收入了?甚至有多余的丝绸,是不是港口那边需要更多的人。”
老妪苦笑说:“大人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我们这些多是妇人,我们怎么去搬运货物?至于种地,朝廷的军队在苏州府这里,我们有种地的选择吗?”
李星群问道:“那你们的土地怎么办?”
“当然是卖给员外老爷了,换取离开的路费。还能怎么办?到时候看看在京城附近能不能换取一些工作。”
赵三爷问:“老先生,为什么你们这里多是妇女?你们家里的男人呢?”
“家里的男人都被朝廷的军队强行征调走了,几乎都是死在了战场上,我们这些寡妇也只能相互保暖的聚集在一起,至少大家在一起更加有活下去的希望不是吗。”
赵三爷沉默了一下说:“你说的有道理,像老太你们这样的苦命人应该不算很少吧?”
“自从朝廷的军队到了苏州府之后,流离失守的人非常的多,当地的李家商行虽然收了一些工人,但因为需要常年出海的原因,有一些还是不愿意去,渐渐地在各种各样的势力压迫下,只能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了。”
李星群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说:“你们生活那么苦,苏州附近的正道难道见死不救吗?”
“正道的人最开始因为他们的名声,所以开放了施粥的地方,后来随着他们收集了我们的土地之后,施粥铺就再也没有好粥了,我们都是一群妇人,如果不是没有活路,我们又怎么敢背井离乡,每天两大碗水,迟早要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