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别人说话也从来不大声,针线活特殊的好,会裁剪,村里不少老少的衣服还是求着人家给帮忙缝制的。这次孩子丢失,一些女人冲动之下对女人说了些狠话,现在一看女人家突遭变故,更是觉得对不起人家,丢孩子的事先不提,总得先把这男人给发送了。
女人醒了过来,坐在地上发呆,大冬天的,地上太凉,女人似乎也没感觉,泪水无声。孩子坐在母亲怀里给母亲擦拭泪水,哄着母亲不哭。乡亲们唉声叹气,心中更是不忍。争先恐后的帮着忙活,在后山寻龙点穴一番,找了地方,挖了坑,将人给埋了。
女人强忍内心的悲痛,给乡亲们挨个行礼,连小孩子也懂事的给乡亲们磕头。众乡亲们同情这母子的遭遇,却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丢孩子的人家还要继续找孩子。
那些孩子也没找到,但是那几家人也不死心,继续找。龙家在众乡亲们同情的目光中,好像也恢复了平静,但是,孩子的母亲却因为丈夫的突然离去而变得病恹恹,一天到晚没精神,最后撑不住卧床,连挣扎着给孩子们做顿饭的力气都没有。
孩子极为懂事,但是再懂事还是个孩子,他只能天天陪在妈妈身边,小手摸着妈妈的脸,奶声奶气的说着安慰妈妈的话。大冬天的,女人卧床,炕烧的少,屋里像冰窖。孩子学着母亲的样子,烧火做饭,当他把自己做的第一碗粥送到母亲面前时,母亲泪流满面,摸着孩子的脸,说道:“我怎么会生了这么懂事的孩子?我可舍不得走啊!”
当然,乡亲们也会过来帮忙,尤其是东边隔壁的胡婶,看着娘俩艰难的样子,流出的眼泪不比女人少。看着孩子踩着小凳子站在大水缸边一勺子一勺子的往锅里倒水,变心疼的不行,极为麻利的烧炕刷锅做饭。一边忙活,一边叨咕:“我家那个死鬼也去了窑上,在那儿住宿,十天半个月也不回来一趟,要不,我就在你这儿住下了,照顾你们娘俩!”
女人挣扎着要起身,“我这身子还有的缓,过几天就好了,多谢胡嫂了,但是总是给你添麻烦,我于心不忍。再说,胡大哥回来,冷屋冷灶的也不好,所以,胡大嫂不用担心,我们能坚持!”
胡嫂是个快言快语的人,一边麻利的干活,一边说道:“你就是娇气的,一阵风都能吹倒,还能缓过来?”,感到自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