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对自己经文的进一步阐述和心得,乃是阅天之文,大道之行的引导师。
周杨珍而重之将这部经文放在怀里,贴身而放,就在胸口。
然后三人悄无声息来到北树林,周杨兑现若言,将教书匠和伶俐人的棺椁安放在窟窿山之内,一处山洞,气盛之地。
然后回到现实世界,周杨收起白塔,三人行,出树林。
出树林方知乃是一处莽山峻岭,此刻站在高处,位于群山之巅,眼下俯瞰一座座山头,隐现于云海,太阳照射下,有云蒸霞蔚之感,大青牛说,这是南洲的十万大山深处,方圆数万里都是崇山峻岭,人间城郭都隐没在这十万大山之中。
红孩子在地上跳跃,如一朵红云飘荡在云蒸霞蔚的云海间,那一朵红云翻滚着,引荡层云,像是用一根木棍搅动缸中之水,形成旋涡,那云海便如旋涡,然后如水柱钻天,红孩子被水柱一样的云卷顶入高空,在空中手舞足蹈,像是刚学会狗刨的孩子。
出了那座山,离开了老道,红孩子便觉得天大地大,任我逍遥。
大青牛摇摇硕大的头颅,觉得这孩子真是永远长不大。
周杨倒是不担心胡折腾的红孩子,在寻找下山的路,见脚下就是山路蜿蜒,好像特意摆在跟前的,与大青牛慢悠悠下山,全然不理睬还在兴头上的红孩子。
左右转圈盘旋着下山,期间风景自不待言,若说人间有趣,大概风景算一趣,比如半山腰,两座山头之间这条栈道,悬挂两侧,像是一条悬之又悬的吊桥,山风一吹,微微晃动,脚步踏上去,孩子一道红影在身边窜过,站在那边的桥头,小身子使劲左右摇晃,整座吊桥就剧烈摇摆,孩子有趣,大青牛生气的样子也很有趣。
“闲的,幼稚!”
过了吊桥,再入山,另一座山就是另一个风景,山体雄浑厚重,虽在山中,确有了些许平原的味道,大山中的村落如散落的繁星,再大一些的城池一样的村子,占据最大一片平原,从山上往下看,便如棋盘,经纬交错,很是壮观。
三人来到城池前,顺着进城的路就进了城,南洲四季如夏,街路上鲜花盛开,灿烂的极为好看,这地方到底是山区,骏马施展不开,就看到进进出出牛驴拉车,更多的是头戴围帽的男人女人挑着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