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影响了各种先进火器的推广与使用。火器兵需要系统而又严格的训练,各方面的保障都是个复杂的问题。
而冷兵器手,随便拉来一些壮丁,发给刀枪棍棒,就可以打仗了,又可以向外吹嘘自己有雄兵多少万,在朝廷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何乐而不为?
话回原处。
此时卢象升除了支援两翼一部分的鸟铳手与鲁密铳手外,还各有一队的自生火铳手。自生火铳便是燧发枪,寒风中作战更没有问题,在督标营火铳手的紧急支援下,两翼防线外的清兵在向第三层矮墙壕沟进发时,便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伤亡人数瞬间飙升。
两翼共四百多个督标营火铳兵,不断瞄准清兵木盾后闪出填壕的辅兵跟役们,将他们一个个打翻在地。杨国柱与虎大威正兵营内的弓箭手们,也在旁拼命协助射击。此时朝着两翼进攻的清兵们,己经推近到了土墙前五十步的位置,他们的弓箭手,也给土墙后的明军造成很大的威胁,双方好一阵互射,互有死伤,一时间僵持不下。
临近傍晚时,清军退兵,在刘衍所部的防线中,清军填了两道壕推近到土墙前五十步的距离。而在两翼的杨国柱与虎大威两部的防线前方,那些清兵则填了三道壕,推近到土墙前四十步的距离。
鸣金收兵后,清军潮水般退了回去。退兵时,他们将自己伤亡战士的尸体也带了回去,使得宣大军不知打死打伤他们多少人。他们退走时,那种粗糙的木盾,则是留在各道矮墙壕沟之间。
似乎清兵并不畏惧明军将那些木盾拖走毁灭,想必他们营中这种粗糙的木盾要多少有多少。
战后打扫战场,明军各部将士将清军遗留的木盾全部拖回来当柴烧后,刘衍、卢象升、杨国柱、虎大威等人则是紧急商议军务。
对清军的这种战法,众人都想不出什么好方法,火炮要严守通道,不能妄动,看来只得依壕血战了。
此战中,宣大、山东军各部还是有地形优势的,清军的每一步推进,都需付出比明军更大的伤亡,就看谁的战斗意志更强,更能顶住自己军中士兵的折损了。
当晚,卢象升、刘衍等人还审问了那些俘获的清军俘虏,不过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次日一大早,清军又一次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