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出身,搞情报一把好手,什么风吹草动都无法瞒住他们的眼睛。
人人配了铁浑甲的缇骑,将海瑞保护的滴水不漏,别说刺客、杀手,连只蚊子都不见得能飞的进去。
在应天巡抚李乐的配合下,海瑞查案的速度极快,只用了六天的时间,海瑞就查清楚了陈吾尹的犯罪事实,借着煤矿收归官有贪腐钜万反倒是小事,大事是附籍。
就是大明军户、匠户,要想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学堂,因为卫所的儒学堂早在正统年间,就已经革除,所以军户匠户的孩子,上学都得附籍,以徐州为例,就是必须在徐州各县置办产业,才能附籍。
这本身就是一种惯例,置办产业可以附籍,也是卫所儒学堂裁革后的普遍现象。
但陈吾尹居然不准军户附籍,而且这种做法由来已久,自弘治年间就成为了南衙的一种普遍默契,军户们只能逃所,去往湖广、河南等地,到这些地方置产附籍,孩子才能读书。
张居正、沈鲤这种要是出生在南衙,连个学都没得上,得亏他们一个出生在湖广,一个出生在河南,要不然这入学的第一大关就卡住了。
沈鲤也是军户,祖上沈道兴,是张士诚帐下的兵,在潘原明手下当差,这个潘原明是张士诚的老乡,一起贩私盐的贩子,后来投了朱元璋,投降的原因,也记录的很清楚,就是为了民不受锋镝之痛。
洪武四年,沈鲤祖上被安排到了河南归德府虞城建立卫所,沈鲤家自此去了河南。
后来沈鲤的先祖沈铭,在靖难之役之中,和燕军作战,死在真定府藁城。
沈铭就一个独苗叫沈祥,这一次一辈子选错边的老沈家,终于选对了,沈祥随朱棣三次北伐,皆立功而返,捞了个世袭的千户,但随着兴文匽武的开始,这世袭千户,也就只是饿不死而已。
沈鲤和张居正一样,出身军户。
乞丐皇帝已经死去,可皇帝的乞丐,还在守护着大明江山。
南衙的普遍做法不是禁止附籍,而是置办的产业有要求,比如徐州地方就是必须在徐州府置产,在州县置产不得附籍,而军户多数都是寒门,府城对于军户们而言,真的置办不起。
当然也可以选择给陈吾尹一大笔钱,来获得附籍,最终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