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成为了脊梁之一。
“先生,万阁老昨天保举了高启愚为鸿胪寺卿,从少卿变成了大鸿胪,朕准了,先生,十年了,朕都不在意了。”朱翊钧见王崇古答应了下来,看向了张居正,说起了万士和保举之事。
如果王崇古执意要走,朱翊钧还真不会马上给高启愚升官,但既然王崇古不走,朝廷不会发生重大人事任免,朝局稳定,那就可以做了。
“无不可,臣领旨。”张居正也没有过多的犹豫,他叹了口气说道:“陛下真是仁天子也。”
某种程度而言,高启愚的《舜亦以命禹》的乡试题目,比海瑞的《治安疏》还要恶劣,高启愚当初不避讳,事主的陛下不在乎了,若是没人保举也就算了,既然陛下让万士和保举,张居正自然不能阻拦。
高启愚是陛下的臣子,天下也是陛下的天下。
“好。”朱翊钧在全晋会馆逗留了很久,主要是关于工兵团营扩建诸事,河南、山东都会组建工兵团营,大明的工兵团营将会从六个扩建到十二个,河南和山东各三个,这也是因为驰道在年底之前,可以修到开封和密州,明年春天就可以通车了。
驰道是工兵团营的前置条件,朝廷没有直接快速部署京营的能力,就不会在该地方组建工兵团营,对朝廷对地方都好。
“今天在太白楼有聚谈,要不要去看看热闹?”朱翊钧说起了看热闹的事儿,李贽、林辅成回京了,就又有热闹可以看了,朱翊钧都快一年没有以黄公子的身份在京堂活动了。
“同去,同去。”王谦倒是对看热闹的事儿十分热衷。
“臣还要去内阁。”张居正俯首说道,陛下把自己今天的奏疏批完了,他张居正今天的活儿还没忙完。
王崇古俯首说道:“臣也去内阁坐班。”
现在,王崇古终于能够堂堂正正的前往内阁坐班了,你张居正是忠臣,我王崇古何尝不是!他不在内阁坐班,不贴浮票,就有人不拿他当次辅,不拿豆包当干粮。
皇帝的车驾离开前往了通和宫,朱翊钧换了身衣服,腿了不到五分钟就走到了奉国公府,换了大将军府车驾,前往了太白楼,在正衙钟鼓楼下午四点的钟声中,朱翊钧走进了太白楼。
皇帝在等待着聚谈之人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