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不会太愉快;
刑部主要是汇报了剿匪事宜,是和兵部的巡检司联合行动,巡检司包括了陆防巡检司和海防巡检司,大面积的剿匪,在大明各地展开,剿抚并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遍地匪患的商路上,是不会有商队经过的,丝绸之路的衰弱和沿途匪患过于严重有关;
礼部则则是上奏了新一卷修好的大明会典,总裁张居正已经看过,并且写好了长长的浮票,新一卷的大明会典写的是《纲宪事类》,相比较嘉靖本大明会典,万历年间增设了对于都察院御史的限制,明确规定了要有地方履职经验,三年以上,才能担任,最大限度的减少贱儒的生存空间;
对于打击贱儒,礼部不余遗力,重拳出击,就连名声很好的沈鲤,也是如此。
有些人的名望是刷出来的,有些人的名望是真的,海瑞和沈鲤都是不畏权贵,一个抬棺上谏,一个在座师盛行的年代里,不肯同流合污,对于大明贱儒实在是太多的现状,沈鲤也在重拳出击。
因为贱儒,大明皇帝在皇家理工学院这个大事中,没有抛弃万士和,而是抛弃了礼部,让礼部上下都对贱儒恨到咬牙切齿的地步。
兵部和大明武勋之首的奉国公,联合奏闻了关于西南战事的一些进展,莽应里的东吁已经完全处于了被动当中,黔国公沐昌祚、四川总兵刘綎摁着莽应里的脑袋打,之前因为信任生苗熟苗导致的漏洞,已经全部堵上,而现在西南战事进入了新的阶段,以战代练,既是战争也是练兵,西南地面在尺进寸取,一点点的推进。
之所以缓慢推进,就是吸取了当年的教训。
奉国公戚继光坐直了身子说道:“正统年间,四征麓川,后三次都是由王骥率领京营锐卒,而后地方卫军配合,动辄十数万大军,到了地方,人吃马嚼,都是银子和粮食,粮饷需要转运大半个天下,才能抵达云南。”
“每一次都是快进快出,快速攻灭其都城,然后达成盟约鸣金收兵,我戚某人,转战南北数十年,从未见过快进快出,能灭其苗裔的,能结束战争的,但我没去过西南,现在也不是正统年间,实在是不好妄下断言,但,快进快出,的确解决不了问题。”
兵部尚书曾省吾立刻说道:“天下兵势大抵是相同的,快进快出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