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当‘消息灵通人士’,那他会面临罚没所得、降职、罢免、褫夺官身功名、流放等不同规格的惩罚,多倍处罚金,则是限制民间。
在填补了空白之后,科道言官终于消停了下来。
朱翊钧拿到了第二期的《逍遥逸闻》。
自从林辅成在太白楼舌战群儒而不落于下风之后,松江学派算是在大明京堂站稳了脚跟!
而王谦也不再为难林辅成,很快,《逍遥逸闻》对自由的界限展开了讨论,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违背大明律,这是自由界限的第一要素,否则自由学派就成为了助纣为孽,自上而下残忍朘剥合理的鼓吹手。
就像朱翊钧作为皇帝,作为大明最顶级的肉食者,就支持绝对自由,那作为皇帝就可以明抢了,黄公子也可以当街杀林辅成了。
自由秩序,强调个体自由,绝不是无序的自由,而是在一定的秩序框架下进行的。
林辅成对自由的定义非常明确:不受他人意志强迫支配。
这个定义简单明了,甚至看起来有些粗俗,但林辅成就是如此定义,因为很多时候为了让一些定义看起来高雅,过多的注释,反而让定义变得混淆,所以不如简单明了的解释清楚。
为了更加方便直观的理解,第二期的《逍遥逸闻》林辅成详细的描写了江南蓄奴之胜,有富户蓄奴多达一两千人,凡此类奴仆都立有卖身契,子孙累世不得脱籍。
在嘉靖二十六年,太仓钱氏,有乐伎与家丁私相授受,主家不满,而家丁鼓噪索要卖身契,一呼千应,各自到了各自主家门上,并逼身契。
有富户率家丁镇压,奴仆人多势众,攻破家门,举火焚屋;有富户捧契书还于家奴,家奴仍不肯放过,踏破门厅,强淫女眷;有缚主家者,以刀黥刑,在人脸上刻下羞辱的字迹等等。
这次太仓奴变之后,太仓便有了乌龙会,专事打家劫舍,操戈索契,最盛时,寨中有三千四百丁,煊赫一时。
这是一场很少有人知道的奴变,彼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倭患,对于奴变之事,少有人听闻,或者干脆混为倭患报闻朝廷。
那只有太仓这一个个例吗?
林辅成在《逍遥逸闻》里,列举了湖北麻城‘里仁会’、常州金坛‘削